快訊

近10小時偵訊…貴婦奈奈200萬元交保 戴上電子腳鐐離去

宜蘭4個月大男嬰疑受虐今開庭 家屬庭外大罵「可惡」

宜蘭1名4個月大男嬰今年元月初送到合格保母托育照顧,第11天男嬰出現眼睛上吊、呼吸急促,緊急通知家長一起送醫,雖救回性命,但嚴重腦傷恐怕終身難以恢復;保母否認虐童。宜蘭地方法院昨天首次開庭審理,家屬製作看板在法庭外大罵保母「可惡」。

疑似虐童案發生今年元月13日,檢方認為保母涉嫌以不明方式搖晃或撞擊男嬰,導致腦部出現重傷,4月1日依妨害幼童發育罪嫌起訴陳姓保母,法院裁定10萬元交保、限制出境:家屬對保母提出刑事與民事訴訟,並進行財產假扣押。

法院今天首次開庭,保母表示,當天宥宥比較晚11時許送保母家,下午4時許洗澡時,宥宥顯得相當安靜,洗完澡後包穿衣熟睡,她去廚房備菜,5時30分左右發現「宥宥」眼睛微微上吊、呼吸急促及嘴巴微開,拍肩也沒反應,緊急連絡家長送醫。

保母的辯護律師說,事情發生在周一,前兩天被帶回家照顧,依台大醫院報告,傷勢有可能是「發生前幾小時直到前3天」,因較大外力所致,當天男嬰在保母家時間約6個多小時,不能把責任歸咎於保母。

家屬的律師表示,事發前「宥宥」與外婆正常互動的影音,可以證明送托前活蹦亂掉,傷勢研判報告是指「案發前數小時到1天內」會有明顯症狀,質疑保母說謊及延遲送醫;家屬也痛斥,當下為何不是馬上送到保母家旁邊的陽大附醫搶救,反而連絡家屬,要把小孩送回家給爸媽。

醫師診斷男嬰「宥宥」左側硬腦膜下出血合併視網膜出血,還在台大醫院一般病房。男嬰母親泣訴,宥宥腦功能只剩下原先的4分之1,還有嚴重癲癇抽搐等情況,不知何時才能出院;律師說,腦傷已無恢復可能,懷疑保母涉不法行為,這部分由司法調查真相,但更在意的是小孩後續照顧及看護,盼行政機關、長照機構及社會資源給予協助。

陳姓保母領有合格證照,已有10年照顧寶寶經驗,無不良紀錄。縣府社會處表示,礙於個資,保母家中不能裝監視器,今後會要求建立緊急SOP送醫流程,應先送醫院,再通知家長;此外保母除了每年必須接受18小時在職訓練及4小時急救訓練,未來會跟衛生局幼兒專責醫師合作,指導保母針對小孩出現抽搐、吊眼等狀況的處理。

社會處說,未來也會成立協力圈建立line群,請有經驗的資深護理證照保母,帶領新進保母作業,方便詢問及協助指導;全縣385位保母,以後會先探詢小孩父母親,如果擔心懷疑有狀況,例入優先查訪並加強訪視頻率。

男嬰的外婆難過不已,痛斥陳姓保母「可惡」。記者戴永華/攝影
男嬰的外婆難過不已,痛斥陳姓保母「可惡」。記者戴永華/攝影
原本活潑可愛的4個月大男嬰,疑似受療嚴重腦傷,仍台大醫院住院治療。記者戴永華/翻攝
原本活潑可愛的4個月大男嬰,疑似受療嚴重腦傷,仍台大醫院住院治療。記者戴永華/翻攝

保母 台大醫院 宜蘭 小孩 托育 虐童

延伸閱讀

虐童案保母家人稱「剴剴罵五字經」!吳鳳妻氣炸 痛批惡劣、毫無人性

不能再有「剴剴」 立委盼兒托法修法考量家外安置特殊性

「剴剴」保母認罪 他推測可能原因:純粹只是訴訟考量

「剴剴案」保母認罪 專家:證據不利心態轉變人之常情

相關新聞

桃園汽車逆向撞機車釀1死2傷 越籍男酒駕載2逃逸移工遭逮

桃園市八德交流道附近今中午發生一輛小客車車速過快,逆向狠撞一輛夫妻雙載機車,造成45歲男騎士死亡、後座妻子多處擦傷;經警...

館長員工遭毆遭警推託? 警政署指示督察室及桃園警偵辦調查

館長陳之漢今透露,旗下健身房桃園中壢館的1名員工日前發放傳單時,突遭1名男子重擊後腦勺,並不斷罵館長在426凱道遊行的發...

獨/便當店母女遭詐1200萬…警諷「還活著喔」鬧2命 判休職6月懲戒

台北市內湖區一對母女因遭遇投資詐騙而報警,卻遭劉姓警員嘲諷「妳還活著喔」,母女選擇尋短,遺書似提及「警察叫我去死」。警方...

館長員工無故被打轟警無作為 中壢警發聲還原經過

館長陳之漢旗下健身房桃園中壢館,1名27歲的吳姓當事人4月27日在發傳單時,突然遭到一名男子從後腦勺重擊,不過遭攻擊的員...

館長員工無故被打疑警方怠慢 桃市議員緩頰:據了解警方沒怠慢

館長陳之漢旗下健身房桃園中壢館,1名員工4月27日在發傳單時,突然遭到一名男子從後腦勺重擊,不過遭攻擊的員工事後去報案,...

宜蘭4個月大男嬰疑受虐今開庭 家屬庭外大罵「可惡」

宜蘭1名4個月大男嬰今年元月初送到合格保母家托育照顧,第11天男嬰出現眼睛上吊、呼吸急促,緊急通知家長一起送醫,雖救回性...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