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治族兩頭燒 每週逾20小時照顧工作傷健康

三明治族群上有老、下有小要照顧,國際最新研究證實,每週花超過20小時於照顧工作上,健康可能惡化。專家呼籲擴大或延伸喘息服務,避免家庭與職場蠟燭兩頭燒。
這份今年1月發表於「公共衛生」期刊的研究,由英國倫敦大學學者分析英國家庭縱向研究,內容為2009年至2020年間約2000名三明治族群與2000名非三明治族群資料。受試者平均年齡36.8歲,透過問卷調查,為期9年追蹤2組對象健康狀況,特別是成為照顧者前後的變化。
這份研究發現,身兼照顧年長家庭成員者和家長角色的三明治族群,身心健康狀況可能隨著時間推移而惡化。與非三明治族群照顧者相比,三明治族群照顧者的心理健康狀況明顯下降,特別是每週花超過20小時於照顧工作上的人,在過程中健康出現惡化情況。
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所長邱弘毅近期透過新聞稿分析國際研究新發現,他認為,台灣家庭結構轉變與高齡化加劇,民眾普遍生育年齡延後,成為三明治族的比例可能增加,應在制度與社會層面提供更持續性支持,如擴大或延伸喘息服務等,避免照顧者身心健康每況愈下。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提供3個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避免三明治族在工作與照顧的循環中健康惡化,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覺察警訊」,當處於焦慮,不再從照顧中獲得幸福感,甚至影響睡眠、不斷感冒、常忘東忘西、工作頻頻失誤,都是不勝負荷的警訊,建議尋求幫助。
再者是「放鬆時間」,葉雅馨建議,每天不忘利用1杯茶或咖啡的時間放鬆;每週規劃固定運動的時間,有助於自我照顧;安排陪伴孩子與照顧父母的時間,建立彼此互動與生活的節奏感,提升效能。
第3則是「支持系統」,葉雅馨表示,已盡力在照顧孩子與父母中做最好的安排,不需感到歉疚。當父母還健朗時,不妨請他們幫忙照顧幼兒;除了應用政府相關資源,和朋友、兄弟姊妹、鄰居等平常即有良好互動,當需要幫忙已有一定默契,更是安心的後盾。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