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3旬女反覆頭痛、掉髮竟是梅毒侵腦 醫揭背後驚人故事

還有這件!柯文哲告鍾小平「含血噴人」 明2人對簿公堂不公開審理

「讓妳感受當女人的快樂」 涵碧樓男主管涉性騷女員工遭調職

高雄暴雨釀道路分隔島長滿大香菇 網揭真相驚:這有毒

高雄市連日大雨,有民眾發現不少道路的中央分隔島草皮上長出蕈菇,據了解,該菇是有毒菇類「綠褶菇」,是台灣最常引起中毒的菇類。記者宋原彰/翻攝
高雄市連日大雨,有民眾發現不少道路的中央分隔島草皮上長出蕈菇,據了解,該菇是有毒菇類「綠褶菇」,是台灣最常引起中毒的菇類。記者宋原彰/翻攝

高雄市連日降下大雨,市區雖無明顯水患災情,但近日有民眾發現不少道路的中央分隔島草皮上長出蕈菇,照片在網路上瘋傳,民眾都問「可以吃嗎?」但據了解,該菇是有毒菇類「綠褶菇」,夏天至秋天常在草地上成群出現,也是台灣最常引起中毒的菇類,食用會造成嘔吐、腹瀉、血便、腹痛腸胃炎症狀。

Instagram粉絲團「高雄美食地圖」分享照片,高雄一處道路中央分隔島上長滿大型蕈菇,數量超過20個,不少人留言表示「有點可愛,可以吃嗎」、「今天晚餐有著落了」、「太大朵了啦,笑瘋」。

高雄市府公園處副處長羅椉元表示,近期連日大雨導致公園、分隔島長出蕈菇類,有些蕈菇可能有毒,提醒民眾不要摘採食用,看到可以通知清潔人員或撥打1999通報清除。

據了解,該蕈菇為綠褶菇,又名大青褶傘、綠孢環柄菇,是蘑菇科青褶傘屬的一種真菌。成長時蕈傘先是白色再漸變成淺土色,直徑約十多公分,菌柄可高達十五公分,菌褶幼時白色成熟後漸成灰綠色,即名字綠褶菇的由來,孢子印為暗綠色。夏天至秋天常在草地上成群出現,由於菌絲體在地表以輻射狀蔓延生長,菇體冒出地面時成環狀排列。

綠褶菇有毒,食用會造成嘔吐、腹瀉、血便、腹痛等腸胃炎症狀,可能因而脫水致死。若及早就醫,提供支持治療,可以痊癒,不會留下後遺症。

在台灣,綠褶菇是最常引起中毒的菇類,許多人將其和雞肉絲菇混淆。在歐美,綠褶菇也常和高大環柄菇混淆而造成誤食。重要的分辨依據是青褶傘的孢子為綠色。

高雄市連日大雨,有民眾發現不少道路的中央分隔島草皮上長出蕈菇,據了解,該菇是有毒菇類「綠褶菇」,是台灣最常引起中毒的菇類。記者宋原彰/翻攝
高雄市連日大雨,有民眾發現不少道路的中央分隔島草皮上長出蕈菇,據了解,該菇是有毒菇類「綠褶菇」,是台灣最常引起中毒的菇類。記者宋原彰/翻攝
高雄市連日大雨,有民眾發現不少道路的中央分隔島草皮上長出蕈菇,據了解,該菇是有毒菇類「綠褶菇」,是台灣最常引起中毒的菇類。記者宋原彰/翻攝
高雄市連日大雨,有民眾發現不少道路的中央分隔島草皮上長出蕈菇,據了解,該菇是有毒菇類「綠褶菇」,是台灣最常引起中毒的菇類。記者宋原彰/翻攝

腹痛 腸胃炎 綠色

延伸閱讀

雨災增至5死97傷 高雄墜谷一家倖存兒:夢見媽媽

南橫路斷 高雄「孤島」盼空投奶粉

高雄博田醫院爆爭權鬧事 出資撂人家族成員遭聲押

西南氣流暴雨釀5死3失蹤78傷 全台農損達1億1927萬

相關新聞

北市聯醫和平院區驚傳網路異常 院方緊急啟動人工作業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院區今下午1點多傳出內、外部網路異常,導致資訊系統作業中斷。院方表示,為確保醫療服務不中斷,立即啟動...

火鍋加點一顆蛋 台中市民眾幸運中統一發票200萬元大獎

財政部賦稅署5日下午將公布今年5-6月期統一發票中獎清冊,賦稅署初步統計中獎張數,1,000萬元特別獎中獎號碼為「474...

食藥署統計5年33人菇類中毒 夫妻雨後摘野菇食用需洗腎搶命

高雄市連日豪大雨,鳳山區鳳南路中央分隔島上,長出多朵綠褶菇,成為熱門打卡點,在社群引發討論,高雄市警方擔心交通安全,今晨...

屏東閱讀品牌邁向國際化 2025南國漫讀節邀韓國暢銷作家朴相映來台

全台最具話題指標的閱讀活動「2025南國漫讀節」將於8月30日開跑,展開為期3個月活動中,將舉辦超過逾40場主題講座、走...

旅日遊客注意! 刷卡購物「1細節」選錯恐損失旅費吃大虧

出國刷卡選錯幣別,小心多付好幾百元!旅遊部落客林氏璧近日在北海道唐吉訶德購物時,發現店家更換了新的刷卡機,雖然系統升級、資訊更透明,卻也揭露出驚人陷阱:若選擇以台幣結帳,手續費高達4.98%!

184國齊聚日內瓦終結塑膠汙染 主席喊話:全世界都在等結果

《全球塑膠公約》最終談判會議INC5.2今起至14日在瑞士日內瓦舉行,來自184個會員國代表、超過3700名與會者齊聚聯...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