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國齊聚日內瓦終結塑膠汙染 主席喊話:全世界都在等結果

《全球塑膠公約》最終談判會議INC5.2今起至14日在瑞士日內瓦舉行,來自184個會員國代表、超過3700名與會者齊聚聯合國萬國宮,展開攸關全球塑膠汙染治理的最後協商。開幕式於台灣時間今(5)日下午四時登場,在瑞士傳統樂器阿爾卑斯長號(Alphorn)悠揚音色中揭開序幕。
INC5.2會議主席瓦迪維索(Luis Vayas Valdivieso)致詞時強調,談判已進入關鍵時刻,呼籲各國代表超越本位立場、展現妥協精神,共同尋求塑膠污染的全球解方,「時間是我們的關鍵,全世界都在等待真正的結果,而不僅僅是許諾。」
瓦迪維索在開幕致詞表示,塑膠汙染已構成全球性危機,正嚴重破壞海洋、河川與生態系統,威脅生物多樣性與人類健康,也對最脆弱的社群造成極不公平的衝擊。他強調,這並非源於自然災害,而是人們未能有效控管,既然這場危機由人為所致,就必須由人類以集體行動加以解決。
瓦迪維索指出,這場會議是為未來的環境歷史奠定全球性治理工具的基礎,呼籲各國政府授權談判代表,除了掌握理解國家的紅線與立場外,更要跨越分歧、尋求平衡,「不要相互指指點點,而是要追求一個勇敢與微妙的平衡與結果。」
聯合國環境署執行長安德森(Inger Andersen)表示,自條約談判啟動以來,國際社會已投入大量外交努力,呼籲各國將這些努力轉化為一項「能夠永遠終結塑膠汙染」的強而有力條約,未來十天將是密集協商的關鍵時刻,雖然通往協議的道路仍崎嶇艱難,但相信當大家離開日內瓦時,會有一項經敲槌通過的條約。
作為東道國,瑞士聯邦環境部長凱特琳·施尼貝格爾(Katrin Schneeberger)對與會者表示歡迎,並強調日內瓦在促進國際對話與合作中的歷史角色。而塑膠汙染是跨國界的問題,一個國家生產和丟棄的東西,會在千里之外造成災難性的影響,破壞生態環境和社區,所以亟需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國際協定,「讓我們再次在萬國宮書寫歷史,找到可行的解決方案。」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