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美股早盤/指數遊走平盤…美超微、AMD財報重挫股價 僅輝達走高

健康亮紅燈…沈玉琳證實罹患血癌 醫曝白血球暴衝恐「塞爆全身器官」

近2月已6起!台積電嘉義廠再傳工安意外 工人5公尺高處墜落

塑膠公約談判登場 184國找解方

全球塑膠公約第五輪第二階段政府間談判會議前夕,breakfreefromplastic號召多個團體於日內瓦萬國宮前,呼籲終結塑膠汙染。記者曾原信/攝影
全球塑膠公約第五輪第二階段政府間談判會議前夕,breakfreefromplastic號召多個團體於日內瓦萬國宮前,呼籲終結塑膠汙染。記者曾原信/攝影

「全球塑膠公約」最終談判會議昨在瑞士日內瓦正式登場,一八十四個會員國代表、逾三千七百名與會者齊聚聯合國萬國宮,展開攸關全球塑膠汙染治理的最後協商。會議主席瓦迪維索(Luis Vayas Valdivieso)呼籲各國代表,超越本位立場,共同尋求全球解方,「全世界都在等待真正的結果,而不僅僅是許諾」。

聯合報長期關注氣候議題,連續第二年派出採訪團全程參與全球塑膠公約談判會議,提供讀者最即時的談判進度與各方攻防。

瓦迪維索昨開幕致詞時表示,塑膠汙染已構成全球性危機,正嚴重破壞海洋、河川與生態系統,威脅生物多樣性與人類健康,也對最脆弱的社群造成極不公平的衝擊。他強調,這並非源於自然災害,而是人們未能有效控管,既然這場危機由人為所致,就必須由人類以集體行動加以解決。

瓦迪維索指出,這場會議是為未來的環境歷史奠定全球性治理工具的基礎,呼籲各國政府授權談判代表,除了掌握理解國家的紅線與立場外,更要跨越分歧、尋求平衡,「不要相互指指點點,而是要追求一個勇敢與微妙的平衡與結果。」

聯合國環境署執行長安德森(Inger Andersen)表示,呼籲各國將這些努力轉化為一項「能夠永遠終結塑膠汙染」的強而有力條約,會議十天將是密集協商的關鍵時刻。

作為東道國,瑞士聯邦環境部長凱特琳.施尼貝格爾(Katrin Schneeberger)則強調日內瓦在促進國際對話與合作中的歷史角色。她指出,塑膠汙染是跨國界的問題,一個國家生產和丟棄的東西,會在千里之外造成災難性的影響,破壞生態環境和社區,所以亟需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國際協定。

昨國際記者會上,媒體關注「塑膠減產」爭議。安德森強調,條約草案聚焦「全生命周期」管制,強調從設計、生產、消費到廢棄管理的整體治理,並須因應各國資源與能力差異,找到合適解方。

會議前夕,綠色和平、「擺脫塑縛」國際聯盟等組織發起倡議活動,高喊「我們要強而有力的條約」等口號,呼籲從源頭管制塑膠生產,別讓少數企業的利益威脅全球。

環保 瑞士 塑膠袋

延伸閱讀

6米高雕塑萬國宮前揭示塑膠危機 談判場外最大亮點

塑膠公約談判日內瓦登場 公民團體場外集結高喊「減塑」

「骯髒15國最末」瑞士挨39%重稅 急拚新方案說動川普

差2天過80大壽!好萊塢最強美魔女病逝「一生有4段婚姻」

相關新聞

健康亮紅燈…沈玉琳證實罹患血癌 醫曝白血球暴衝恐「塞爆全身器官」

57歲資深主持人沈玉琳日前驚傳疑罹患猛爆性肝炎住進三總治療,一度指出他是罹患淋巴癌、胰臟癌等,甚至病情惡化至腦水腫陷入昏...

超壯觀!大稻埕煙火秀吸6萬人次觀賞 還有動力火車嗨唱

為期25天大稻埕夏日節今天登場至30日,首場煙火秀以「萬紫埕紅」為主題,更邀請天團動力火車開唱,觀傳局統計,截至8點現場...

台灣大腸癌亞洲居冠 久坐不動、飲食都是成因…醫師推5招預防

癌症是健康殺手,尤其台灣罹患大腸癌的機率是亞洲第一、全球第六。家醫科醫師李思賢指出「為什麼台灣人容易得大腸癌?主要來自於膳食纖維攝取不足,又喜歡吃高油高鹽的食物,還容易久坐不動、缺乏健康意識與肥胖」。

每天吃保健食品沒用? 前衛生署副署長曝:加重腎臟負擔最後洗腎

許多人每天會吃保健食品,希望讓自己健康長壽,如知名節目主持人沈玉琳,上個月29日驚傳疑似猛爆性肝炎,又有血液性疾病,在三總醫院接受治療,且他過去服用不少「保健食品」,導致肝臟負荷過大。前衛生署副署長、醫生李龍騰也指出「全世界100%沒有健康食品」,並說自己不吃所謂的健康食品。

菩薩所緣、緣苦眾生!大林慈濟關懷災民 8/30停辦25週年院慶活動

風災與連日豪雨重創雲嘉南地區,許多民宅屋頂被掀翻,生活陷入困境,獨居長者的處境更令人憂心。大林慈濟醫院宣布,基於「菩薩所...

沈玉琳罹患血癌 醫:低風險者存活率可達7成

藝人沈玉琳近期因身體不適送醫結果罹患血癌,醫師表示,血癌治療成效取決於基因型與染色體變化,低風險患者存活率可達7成;高風...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