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50歲男不吃甜卻患重度糖尿病 醫曝「爆糖便當」暗藏陷阱

不少人將糖尿病和「愛吃甜食」畫上等號,實際上,看似不甜的日常便當,也可能暗藏驚人的含糖量。家醫科醫師李唐越分享,一名50歲工人平時不吃甜點,卻自認工作耗體力,午餐必吃兩個便當,還搭配焢肉或炸雞腿等主菜。三個月內體重突然減少10公斤,檢查發現糖化血色素高達11%,遠高於正常上限5.6%,確診為重度糖尿病。
李唐越在任職診所的頻道中指出,這名男子的案例並非少數,許多外食族習慣以便當充飢,卻忽略「爆糖風險」早已潛藏其中。常見的滷汁、醬料、加工醃漬物,為了調味往往添加大量糖分,再加上高油、高溫烹調的主菜如炸物、滷肉,熱量與糖含量雙雙飆高。此外,多數便當青菜份量少,缺乏膳食纖維,讓血糖更難控制。
「糖尿病不是只跟甜食有關,很多食物吃起來不甜,卻含有大量『隱形糖分』。」李唐越提醒,這些精緻醬料與高溫料理容易刺激食慾,不僅攝取更多熱量,也讓身體處於長期高血糖風險中。
根據統計,台灣目前約有300萬名糖尿病患者,面對日益年輕化的趨勢,李唐越建議,日常飲食應以「原型食物」為主,少碰高糖調味品,才能有效控制血糖。他也分享自助餐挑菜技巧:可優先選擇深綠色蔬菜、紅黃蔬菜或菇類,有助補充植化素與膳食纖維,增強抗氧化力,降低糖與油炸物對身體的負擔。
【2025報稅季來了】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