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美中會談聯合聲明出爐 美對中關稅從145%下調至30%

美中休戰90天同意互降關稅!對陸稅率降到30% 對美降到10%

男騎機車北宜過彎失控飛墜3公尺邊坡 全身擦挫傷撿回一命

前瞻打造…銀髮健身俱樂部難撐 全台已8處關門

雲林科技大學銀髮健身房結合智能科技與專業教練,原每週開放五天,現因補助終止與外部競爭壓力,縮減服務時數,面臨經營困境。 記者陳雅玲/攝影
雲林科技大學銀髮健身房結合智能科技與專業教練,原每週開放五天,現因補助終止與外部競爭壓力,縮減服務時數,面臨經營困境。 記者陳雅玲/攝影

我國老年人口預計今年超過兩成,衛生福利部為預防老化流失肌力,挹注二點八八億元前瞻經費推動銀髮健身俱樂部,截至三月底已開設二六三處,但長輩健身房接受度不高、器材難上手,據點慘澹經營,已八處關閉,許多據點反映,今年起三年補助期將屆,恐更多據點倒閉。

四年計畫的「銀髮健身俱樂部補助計畫」自二○二一年起推出,基隆市、桃園、嘉義縣、花蓮縣已各有一處退場,新竹市、台東縣各有兩處退場,稱主因是場地問題,包含租用合約到期、場地不符使用等。

記者走訪多處銀髮健身俱樂部,多採使用者付費,但因參加人數少,不足以支應教練、人事等營運成本,有的據點未退場,實際已幾無營運,業者說,關鍵在「要長輩付費運動實在太難」。

國健署補助規定,社區據點、健身中心、衛生所、鄉鎮市區公所或其他政府機關、學校、醫療機構、公園等皆可設置銀髮健身俱樂部,空間至少要廿坪大、為無障礙空間,第一年補助一百萬元購置設備、業務人事,第二年補助營運費卅萬元,第三年廿萬元,之後盈虧自負,同時要求各據點每周須免費提供長者至少兩次、每次兩小時服務,其餘使用費用由各據點自訂。

嘉義縣新港鄉海瀛銀髮健身俱樂部於計畫首年就啟用,與村活動中心共用空間,海瀛村長郭祐旭直言,成立時有些長者會去,但大多是重訓器材,負重及挑戰性較大,不太適合老人家,加上遭遇風災,地墊下滿是淤泥、部分健身器材金屬生鏽,正巧三年補助到期,鄉衛生所也申請成立新據點,器材便移交過去。

郭祐旭指出,即便衛生所目前採不收費還聘專業教練,鄉下老人有務農舊疾、開刀,身體比較脆弱,不一定適合健身運動,目前使用的人也不多。

嘉縣衛生局長趙紋華說,銀髮健身俱樂部最困難是選址,鄉下很多廟宇、活動中心都無建照使照,不符合申設資格,且三年補助結束後,據點營運將須收費,是營運一大困境。

國健署計畫二○二一年至二○二五年挹注二點八八億元,目標全台設二八八處銀髮健身俱樂部,截至三月底設二六三處,其中高雄卅處全台最多,其次雲林廿六處、新北廿五處。

民進黨立委劉建國表示,三年補助後就要銀髮健身俱樂部回歸商業模式經營,確實是很大的挑戰,當使用人次低、長者參與率不足,持續擴點並無意義,若不重新檢討政策方向,重塑可長可久的高齡健康促進體系,八處據點關門恐怕只是開始。

衛福部國健署長吳昭軍指出,若接獲地方反映經營遇困難,將了解並協助業者營運。

銀髮健身俱樂部 製表/陳雅玲
銀髮健身俱樂部 製表/陳雅玲

健身房 前瞻基礎建設 國健署 衛生所 銀髮族 長輩

延伸閱讀

銀髮健身俱樂部/彰縣不老健身房結合衛生所 主打免費、客製訓練

銀髮健身俱樂部/挑戰免費運動觀念 長輩難埋單

嘉藥大攜手西港社區 推動銀髮健康文化

相關新聞

高薪難留護理師 畢業生僅三分之一投入臨床醫療

今天是國際護師節,據統計,國內護理科系畢業生僅約三分之一投入臨床醫療,不少人在執業幾年後選擇轉業,主要原因在於工時長、環...

台鐵楊梅站轉轍器故障「乘客苦等1小時」 台鐵緊急維修

台鐵楊梅車站今(11日)傍晚傳出轉轍器故障,造成南下北上列車延誤,不少旅客抱怨,母親節要趕回家陪媽媽吃晚餐,卡在車站1個...

雨再下1天!未來一週回暖 16日起全台30度以上

交通部中央氣象署今天表示,明天水氣由北而南減少,13日起轉乾,未來一週天氣相對穩定,氣溫逐日回升,預估16日起全台高溫都...

50歲男不吃甜卻患重度糖尿病 醫曝「爆糖便當」暗藏陷阱

不少人將糖尿病和「愛吃甜食」畫上等號,實際上,看似不甜的日常便當,也可能暗藏驚人的含糖量。家醫科醫師李唐越分享,一名50歲工人平時不吃甜點,卻自認工作耗體力,午餐必吃兩個便當,還搭配焢肉或炸雞腿等主菜。三個月內體重突然減少10公斤,檢查發現糖化血色素高達11%,遠高於正常上限5.6%,確診為重度糖尿病。

前瞻打造…銀髮健身俱樂部 難撐下去

我國老年人口預計今年超過兩成,衛生福利部為預防老化流失肌力,挹注二點八八億元前瞻經費推動銀髮健身俱樂部,截至三月底已開設...

護理師天天對話 喚醒腦傷者

護理人力短缺,造成醫界困境,各醫院紛紛加薪,改善職場環境,而護理師撐下去的動力,正是陪伴病患的成就感,資深人員如此,年輕...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