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果乾取代吃新鮮水果? 營養師揭果乾的「熱量陷阱」

愈來愈多外食族難以天天吃到新鮮水果,即使有心想要吃水果,售價偏高,也讓不少人改吃「果乾」以取代新鮮水果。營養師提醒,果乾與新鮮水果在營養上差異極大,果乾屬加工食品,長期食用恐攝取過多糖分、熱量與添加物,對健康不僅無益,還可能適得其反。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室主任蘇秀悅表示,新鮮水果富含維生素C、膳食纖維、花青素與類胡蘿蔔素等植化素,且水分充足,有助於補水與提升飽足感。然而,果乾在高溫烘乾過程中,許多熱敏性營養素會被破壞,特別是維生素C與葉酸,一顆柳丁如果切開,沒有馬上食用,維生素C就可能會流失,更何況是作成果乾,水溶性維生素幾乎都不會存在。
蘇秀悅表示,水果被製成果乾已屬於加工食品,加工食品最擔心「糖分」攝取過量。依照資料顯示,100公克的新鮮葡萄僅含糖分17.7公克,但同樣重量的葡萄乾糖分高達78.7公克,膳食纖維從0.5公克提升到5.9公克。雖然果乾中部分礦物質如鈣與鉀數值提高,但那是因水分去除、營養濃縮所致,熱量同樣倍增,攝取不慎容易超標。
「很多人一邊滑手機一邊吃果乾,常常不小心一整包就吃光,糖分和熱量攝取遠超一碗白飯,卻沒什麼飽足感」蘇秀悅說,市售果乾為了調味與保存,常加入精製糖、鹽分與香料,尤其像芒果乾、鳳梨乾這類偏酸水果,更容易添加過量糖分,對血糖控制與代謝健康都不利。
另外,有些家長擔心孩子不愛吃水果,會將水果打成果汁飲用,蘇秀悅說,也不建議用果汁取代新鮮水果,當水果被打成果汁時,纖維大多流失,僅剩糖與水,新鮮水果富含水分,通常吃1到2顆柳丁就會有飽足感,但是一杯柳橙汁,大約是5顆柳丁製成,民眾攝取的糖分瞬間增加好幾倍,增加身體負擔。
據國健署建議,新鮮水果才是最天然的營養來源,每天建議攝取兩份水果,以整顆、切片食用為佳,搭配飲水與均衡飲食,才能真正達到促進健康、防慢性病的效果。
蘇秀悅說,果乾應視為零食或偶一為之的點心,選擇果乾時,應挑選「無加糖、無添加、無漂白」的產品,控制分量,每次食用不超過一湯匙,並搭配足量白開水,避免水分不足導致腸胃不適。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