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運駕駛每月工時高達198.6小時 連3年月加班逾30小時

疫後客運駕駛流失缺口尚未補足,再加上駕駛退休潮,徵才速度不及人力流失速度,嚴重衝擊客運業運能,根據交通部統計,去年公共客運業員工平均薪資有6萬1722元,比2023年多出2091元,但員工人數創歷史新低,僅1萬8994人,但每人每月總工時卻高出198.6小時,且已連續3年每月加班逾30小時。
交通部近日公布113年「運輸及倉儲業之生產與受僱員工概況」最新統計,運輸及倉儲業全年受僱員工人數平均29萬7000人,「汽車貨運業」及「其他運輸輔助業」受僱員工人數均逾7萬人,各占23.8%。
「公共汽車客運業」及「港埠業」受僱員工人數均創歷年新低,分別為1萬8994人及2084人,減幅158%及31%,其中,公共汽車客運業受僱員工數相較2023年的1萬9152人,減少158人。
薪資部分,去年整體運輸及倉儲業每人每月總薪資平均6萬5184元,相較上年增加3227元,增幅5.2%,創歷年新高,但遊覽車等其他客運業平均薪資僅3萬6745元,成為運輸業最低薪,而汽車貨運業平均薪資4萬1378元,為次低,其他運輸倉儲業薪資則在5萬元以上。
工時部分,公共汽車客運業不僅受僱員工數創新低,去年每人每月總工時為198.6小時,也是位居各運輸倉儲業之冠,相比2023年的198.4小時,增加0.2小時。
加班時數部分,公共汽車客運業已連續3年每月加班逾30小時,去年加班時數更增加至32.9小時,比2023年的31.7小時增加1.2小時,也較整個運輸及倉儲業平均值多出23.8小時。但平均薪資有6萬1722元,比2023年多出2091元。
首都客運總經理李文說,疫情期間公車駕駛流失很多,疫後乘客雖然逐步回流,但駕駛卻回不來,留下來的駕駛面對這麼多旅客需要載運,勢必得加班,這也是公車客運面臨到最大的困境,班沒有足夠的駕駛人力,公車業者經營很困難。
李建文指出,主管機關雖努力要引進僑外生投入駕駛人力,但公共運輸廉價時代已經過去了,以日本為例,公共運輸運價非常昂貴,但台灣仍停留在低票價、低運價,如此永遠走不出僵局,主管機關應思考調整運價,才能進一步讓駕駛薪資調高,增加駕駛回流、人員招募的誘因。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