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琉球年吸289萬人次 「鵬琉線」未來可望復航

小琉球為觀光勝地,最高峰每日可達1萬2000人登島。記者胡瑞玲/攝影
小琉球為觀光勝地,最高峰每日可達1萬2000人登島。記者胡瑞玲/攝影

小琉球為觀光勝地,2022年屏東港群至小琉球載客量達256萬人次,2023年甚至高達289萬人次,最高峰每日可達1萬2000人登島,但受到疫情及國旅衰退影響,當地業者坦言,整體觀光人次明顯下降,連水域活動教練都出走,但近期國際觀光客有增加趨勢。交通部觀光署表示,大鵬灣國家風景區BOT案預計今年第3季完成招商,部分區域2年後營運,未來也考慮復航「鵬琉線」。

「小山看海藝文園區」執行長許博翰指出,疫情旅客回流速度慢,整體旅客量下滑,甚至不少水域活動教練都前往國外發展。去年0403花蓮地震後,有段時間轉移不少旅客到小琉球,但全年來看,旅客量仍較過去下滑8%至10%。隨著消費市場改變,旅客減少、請不到基礎服務人員,最終都可能導致惡性循環。

但許博翰觀察,國際旅客有增加趨勢,像是德國、法國、韓國都很常見,甚至會重複來訪,而國際客願意一來再來,他認為主因是「交通」,目前觀光署推出的台灣好行,提供高鐵左營站到東港碼頭的接駁,單趟只要67元,相較過去包車每人要價200元,便宜又方便。

根據交通部航港局統計,2022年屏東港群至小琉球載客量達256萬人次,2023年已達289萬人次,成長13%。隨著客運需求增加,近年又新增鹽埔至大福航線,目前共有16艘客船及3艘貨船運行,每周固定航班為38艘次。

觀光署表示,為吸引不同客群旅客到訪,停滯已久的大鵬灣國家風景區BOT案今年將啟動招商,未來將打造全台唯一的濱海高爾夫球場及海景度假村。大鵬灣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表示,此案預計第3季完成招商,並依時程陸續於2年、6年、10年後進入營運期。

大鵬灣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表示,大鵬灣國家風景區BOT案「遊一區」預計今年第3季完成招商作業,2年後進入部分區域營運期。

「遊二區」已完成甄選作業,預計4月底啟動後續議約作業、第3季完成招商、6年後進入營運期;「遊三區」目前為公開徵求其他民間申請人階段,預計第3季完成招商作業、10年後進入營運期。

大鵬灣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說,恢復因疫情停航的「鵬琉線」是未來的目標,預計先將所在的碼頭機能提升,讓遊客願意到這個碼頭,進而帶動鵬琉線的生機。

隨著小琉球客運需求增加,近年新增鹽埔至大福航線。記者胡瑞玲/攝影
隨著小琉球客運需求增加,近年新增鹽埔至大福航線。記者胡瑞玲/攝影
「小山看海藝文園區」為近年小琉球熱門景點。記者胡瑞玲/攝影
「小山看海藝文園區」為近年小琉球熱門景點。記者胡瑞玲/攝影
隨著小琉球客運需求增加,近年新增鹽埔至大福航線。記者胡瑞玲/攝影
隨著小琉球客運需求增加,近年新增鹽埔至大福航線。記者胡瑞玲/攝影

國家風景區 小琉球

延伸閱讀

秀姑巒溪遊客中心重建開工 新建築「從土地長出來」

陳世凱視察澎湖建設 指示道路設計考量觀光發展

台中推「好樣市集」青創品牌 盼成創業實戰平台

夏天到潛水減壓症藏危機 公益講座醫師教潛水安全

相關新聞

有樁無電…公共充電停車位 被疑「樁」樣子

交通部編列九點八億元補助設置公共充電樁,今年底將完成四八六五槍,有民眾爆料,許多充電專用停車位「無法供電」,質疑是為了換...

電動車起火頻傳 部分醫院禁停地下室

交通部積極推廣電動車及補助設置公共充電樁,但電動汽機車起火事故頻傳,讓部分醫院憂心不已,紛紛頒發禁令。北市議員指出,電動...

暖化加劇 中研院:空品不良日恐增6天

中研院研究指出,在全球暖化均溫上升兩度與四度的情境下,台灣冬季的PM2.5濃度上升,秋冬季空品不良日數甚至會增加最多六天...

健保改革 賴總統提「各區自收自管」

二○二五健康台灣全國論壇昨於台北榮總舉行,全程參與會議的總統賴清德提出健保改革想法,當健保總額制度走到最後一步,經費應由...

鋒面來襲!明全台有雨2地天氣最不穩 周二回暖、下周再迎梅雨鋒面

明天鋒面通過,天氣不穩定,全台都有雨,中央氣象署預報員劉沛滕表示,明天全台降雨且略降溫,周二起水氣減少,直到周六都是穩定...

健康主題館/對「麩質」過敏 4招重建腸道黏膜

西式飲食傳入台灣後,麵條、麵包、饅頭、吐司等含小麥製品成了許多人三餐及點心的選擇。不過,如果你常常覺得吃了含麵粉的食物後...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