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攝護腺發炎檢查無異常仍須投藥 整合性療法緩解

攝護腺問題是中老年男性常見困擾,一名患者最近反覆不適就診泌尿科,X光與尿液細菌培養皆未發現異常,仍被診斷為攝護腺發炎,並接受4周的抗生素治療,後來改採中醫治療後迅速緩解,中醫師說,顯示整合性療法可能為慢性攝護腺炎提供更多元解方。
患者表示,症狀初期主要表現為睪丸與腹股溝隱痛,但未見排尿障礙,他曾懷疑是以前鼠蹊部受傷,此次症狀再現,伴隨坐下時的壓迫不適,忍痛三周就醫,經泌尿科指診攝護腺即有明顯疼痛反應,雖然影像與尿液檢查皆無細菌感染跡象,醫師仍開四周抗生素與抗發炎藥物。
泌尿科醫師解釋,慢性攝護腺炎常見於臨床,其診斷並不依賴單一檢查結果,即使尿液細菌培養陰性,也不排除深層細菌感染或其他非細菌性發炎。因此,初步治療通常以抗生素為試探性手段,一旦症狀緩解,即可能代表細菌感染所致。
一品堂中醫總院長蔡全德表示,臨床上泌尿系統炎症,如尿道炎、膀胱炎、攝護腺炎等,可從「濕熱下注」、「氣滯血瘀」等中醫觀點切入調理。針對患者症狀,可依涼血利尿用小薊飲子,通淋止痛用五淋散,清暑利濕用六一散,以及緩急止痛的芍藥甘草湯,舒緩下焦濕熱與神經牽引疼痛等問題。
這名患者在抗生素治療後初期獲得改善,第三周症狀復發,改採中醫治療後迅速緩解,顯示整合性療法可能為慢性攝護腺炎提供更多元的解方。醫師提醒,中老年男性如有下腹、睪丸或鼠蹊部反覆不適,應及早就醫檢查,避免自行拖延或誤判病因,延誤治療時機。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