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戰場秘密客!德國研發「間諜蟑螂」協助作戰

北市大同區深夜竄火急疏散142人 竟是大樓住戶「放火燒自己家」

大雨狂炸!嘉義縣停班停課 東西向中和交流道積水預警封閉

智慧經營/鋒裕匯理投信總經理黃日康 拚ESG 致力責任投資

鋒裕匯理投信總經理黃日康指出,鋒裕匯理不但力行ESG,也將持續致力於責任投資,在台灣推出多檔相關產品。鋒裕匯理/提供
鋒裕匯理投信總經理黃日康指出,鋒裕匯理不但力行ESG,也將持續致力於責任投資,在台灣推出多檔相關產品。鋒裕匯理/提供

雖然美國總統川普不愛ESG,但歐洲資產管理公司仍堅持做對的事,不會因為川普政策而降低標準。鋒裕匯理投信總經理黃日康指出,鋒裕匯理不但力行ESG,也將持續致力於責任投資,在台灣推出多檔相關產品。

堅持永續意外拿下大單

金融時報報導,英國退休基金「人民退休金(TPP)」在今年2月將280億英鎊的部位撤出美國道富公司(State Street),轉向鋒裕匯理及景順,因為道富不再積極支持ESG。TPP是英國大型退休金之一,參與人數接近700萬人,且規模快速成長,預估到2030年將成長到600億英鎊。

TPP目前的資產規模達330億英鎊,原本都委由道富操盤,但在川普贏得美國總統大選後,許多美國大型資產管理公司對ESG的重視也跟著降低。因此,TPP將200億英鎊改而委託鋒裕匯理代操,管理「全球股票指數氣候組合策略」;80億英鎊委託景順,負責固定收益;道富代操的金額則只剩50億英鎊。

鋒裕匯理突然獲得來自於TPP這個大型退休基金的大單,公司員工自然很興奮,也很高興在氣候變遷投資受到肯定。黃日康指出,鋒裕匯理資產管理是歐洲最大、全球前十大資產管理公司,也是責任投資(RI)的先驅之一。

黃日康指出,早在2006年,鋒裕匯理就簽署聯合國責任投資原則(UN PRI),是第一批簽署的資產管理業者,近年也連續獲得PRI評鑑最高評級。到2024年底為止,鋒裕匯理仍然為歐洲最大資產管理公司,所管理的資產達2.2兆歐元,其中責任投資金額超過9,800億歐元,責任投資規模名列全球前三大。

鋒裕匯理認為,永續的未來需要全球跨領域動員與合作,因此繼2023年推出責任投資觀點報告書之後,2024年再接再厲,推出亞洲責任投資觀點報告書,詳細分析亞洲各國綠色科技、氣候政策與責任投資實務的相關挑戰及發展機會,為永續投資決策提供深入詳盡的參考觀點。報告中提到,台灣在2022 年宣布淨零排放承諾,聚焦法規架構和科技發展,支持永續發展目標。

發行全台首檔綠債基金

鋒裕匯理不只為法人進行ESG相關投資,也為一般投資人設計ESG相關產品,著眼於投資人不應被短期的不確定而分散注意力,而應該保持長期關注在重要的議題,透過投資來鼓勵企業做正確的事。

黃日康表示,在台灣,鋒裕匯理投信領先業界,發行全台首檔全球投資等級綠色債券基金、新興市場綠色債券基金、全球淨零碳排企業債券基金等。如果加計鋒裕匯理的境外基金,則鋒裕匯理在台核備的ESG基金,至少12檔,與同業相較名列前茅。

這些ESG基金會定期揭露ESG投資策略與比重,包括ESG投資比重、ESG評等各級別及各ESG產業或主題比重,以及基金平均ESG分數,讓投資人清楚了解自己的投資內容。

退休金 ESG

延伸閱讀

苗栗海青老人養護中心推環境永續 完成碳盤查及內部查證報告

中小企業永續轉型 標竿學習/智威設計源頭 植入節能DNA

企業內部協同 落實ESG

國泰金控3大引擎 助力台灣打造亞洲資產管理中心

相關新聞

台塑集團攻AI 南亞打前鋒 手握關鍵料源 吸引投信進場卡位

台塑集團搶搭AI熱潮效應,南亞扮先鋒。南亞手握AI市場當紅的PCB、銅箔基板(CCL)所需關鍵原料,涵蓋銅箔/基板、玻纖...

亞洲生技大會 催動千億商機

亞洲生技大會昨(27日)圓滿落幕,今年展會聚焦創新科技、投資合作與區域協作,成功促進跨國法規協和、臨床試驗與國際投資,台...

亞洲生技大會/區域合作論壇 十國參與

2025亞洲生技大會順利落幕,今年大會與外貿協會共同舉辦區域合作論壇,邀請國際生技協會聯盟、澳洲、韓國、美國、日本、荷蘭...

亞洲生技大會/智慧照護 強攻四大應用

宏碁集團創辦人暨智榮基金會董事長施振榮表示,健康醫療是未來矽文明發展的重中之重,而台灣推動生技發展有許多強項,包括人才與...

智慧經營/鋒裕匯理投信總經理黃日康 拚ESG 致力責任投資

雖然美國總統川普不愛ESG,但歐洲資產管理公司仍堅持做對的事,不會因為川普政策而降低標準。鋒裕匯理投信總經理黃日康指出,...

經濟選書/主席先生 面對國際貨幣戰

1968年末,十國集團在西德波昂(Bonn)召開緊急會議,商討如何處理日益緊張的歐洲匯率。隨著西德經濟復甦,出口變得愈來...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