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鏈賺AI財 產值拚創高 台光電、台燿等獲買盤卡位

人工智慧(AI)高階應用、低軌衛星等驅動,台灣印刷電路板(PCB)產業鏈今年海內外產值將挑戰創高達1.29兆元,年增5.8%,其中銅箔基板(CCL)廠台光電(2383)、聯茂(6213)、台燿(6274)、騰輝(6672),軟性銅箔基板龍頭台虹(8039),PCB上游玻纖一貫布廠富喬(1815)等材料端成長更大於PCB,估總產值將年增8.5%。
看好產業前景,資金買盤上周五(9日)積極卡位相關指標廠商,投信買超台光電、台燿,外資買超聯茂、騰輝、台虹、富喬。
台灣PCB產業鏈2020年海內外總產值首度破兆元,居台灣第三大兆元產業,台灣電路板協會指出,去年台灣PCB產業鏈總產值1.22兆元,年成長8.1%,今年估年增約5.8%。
其中PCB材料整體產值預估達3,757億元,估年成長8.5%,成長幅度持續超越產業平均。
各大CCL廠對今年本業營運普遍正面看待。台光電先前釋出展望,對全產品線各應用領域發展均抱持樂觀態度。從AI應用、雲端服務、邊緣運算至低軌衛星,預期都將維持成長,全年營運前景可期。
聯茂提到,對應PCIe Gen 6伺服器平台之M7無鹵高速材料,已通過各大ODM終端和PCB廠認證,未來無論高速電子材料需求來自AI或高階non-AI伺服器,聯茂可全方位受惠AI帶來的廣大雲端資料中心、邊緣運算應用長期升級成長趨勢,預期今年營運表現陸續轉強。
PCB上游玻纖一貫廠富喬日前公告首季財報,單季每股稅後純益0.33元,已超越去年全年0.13元,富喬先前提到,觀察全球Low DK電子級材料供應吃緊從2023年下半年引爆,供不應求持續看到2026年都沒問題。
此外,軟板材料亦在智慧眼鏡與穿戴裝置市場找到新興應用場景。多家廠商今年推出智慧眼鏡,結合生成式AI與低功耗晶片設計,提升穿戴體驗。台虹看今年軟板材料與半導體先進封裝領域有三大成長動能,有助營運成長。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