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2025全球幸福城市 台灣9縣市上榜「台北躋身前10」6都僅1地落選

不當世界警察?川普對印巴衝突老神在在 CNN點出手關鍵、時機點

專業分析超越外資 凱基投顧榮獲台灣最佳券商六大獎

凱基投顧奪得2025 Extel台灣最佳本地券商等六項大獎,由董事長朱晏民(中左)、總經理鄭宗祺(中右)帶領團隊榮獲國際肯定。(凱基投顧/提供)
凱基投顧奪得2025 Extel台灣最佳本地券商等六項大獎,由董事長朱晏民(中左)、總經理鄭宗祺(中右)帶領團隊榮獲國際肯定。(凱基投顧/提供)

凱基投顧在最新揭曉的Extel(原《機構投資人》雜誌)2025年亞洲研究排行榜中,榮獲台灣最佳本地券商獎(Onshore Broker)與最佳企業訪問獎(Corporate Access)第一名,同時囊括四項最佳產業研究員獎項,專業研究實力傲視同業。該獎項是由超過2,800名來自800多個專業投資機構的基金經理人,票選出亞太地區11個國家和地區的頂尖券商和分析師,凱基投顧連續多年脫穎而出,顯示其專業分析和前瞻性見解獲得業界的高度評價。

獲頒台灣最佳本地券商獎,凱基投顧董事長朱晏民表示,凱基以本土券商的身分與區域型外資券商同台競爭,能夠榮獲此殊榮再次顯示凱基證券在研究、銷售、企業訪問和交易方面的綜合能力。凱基投顧將持續秉持金融專業和豐富經驗,提供國內外股市盤勢評論、產業分析及深入訪談等報告,致力成為投資人資產布局最值得信賴的機構。

在17項產業研究獎項中,凱基投顧的獲獎數量在台灣內外資券商中名列前茅,共獲得4項最佳研究員獎項,總獲獎數為國內券商最高,其中,分析師陳宣甫(Albert Chen)連續三年獲得台灣生技醫療產業最佳分析師殊榮、姜兆剛(Jackson Chiang)連續兩年獲得台灣電信產業最佳分析師殊榮、施志鴻(Eric Shih)則第二次囊括台灣銀行業與保險業最佳分析師。凱基共有20位研究員得票,其中另有三位研究員分別在其負責的網路、交通運輸及替代能源等三個產業中,名列最佳分析師前三名,研究團隊以完整專業的前瞻分析,贏得客戶的長期信賴。

除了深受機構投資人肯定外,凱基投顧更以數位化方式提供投資人即時、專業及簡單易懂的法人級別金融資訊,例如在官方YouTube推出備受好評的「凱基股股漲」節目,提供每日大盤解析、熱門個股追蹤與話題產業探討,該節目觀看人次累計已高達600萬次,多次精準命中台股走勢,包含今年初研判川普關稅政策影響全球,提前示警市場將回檔下修;去年初領先同業提出台股上看2萬點且主軸是AI股及台積電,以及準確洞察去年下半年行情「先蹲後跳」等,引領投資人早一步採取致勝攻略。

針對開車族、捷運族或沒空看財經資訊的投資人,推出以AI技術錄製的「KGI語音精華播報」及「產業大白話」Podcast,可以隨時隨地「用聽的」掌握最新市場資訊和產業動態;針對不夠時間閱讀完整研究報告的投資人,也提供「投資早報」、「Takeaway重點摘要」,以精簡書面報告提供個股與股市重點訊息,利用碎片化時間即可輕鬆掌握市場資訊。凱基投顧持續落實「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善用AI及金融科技,提供客戶有溫度的金融服務,幫助客戶打造富足的未來。

AI 凱基投顧

延伸閱讀

台塑、南亞樂觀第2季營運

壽險分紅保單 瞄準四族群

77萬股東快看!凱基金每股股利配0.95元 現金殖利率5.4%

凱基壽反詐 建構「金警聯防」

相關新聞

一年以來 國人對日圓資產的興趣遠高於其他外幣

統計顯示,一年以來,國人對日圓資產的興趣遠高於其他外幣。投信投顧公會統計,到今年第1季底,國人持有日圓計價境外基金金額為...

催收信函寄錯地址、信用卡帳單資料錯置 金管會開罰台新銀600萬元

台新銀行五年前發生催收信函寄送地址異常及信用卡帳單資料錯置缺失,金管會今日宣布對台新銀裁罰600萬元。銀行局副局長王允中...

川普衝擊三大效應 國銀三月存款縮水480億

金管會今日公布最新本國銀行存放款統計,其中,3月底存款餘額為59兆元,較2月減少480億元。銀行局副局長王允中分析,主要...

資料異動未同步調整 台新銀催收信與帳單缺失遭罰600萬元

台新銀從2020年到2024年長期近四年,做資訊系統地址欄位及通訊資料異動時,未同步調整相關系統參數與規則設計,導致催收...

主權基金何時成立? 政院:積極正面參考國際布局

我國是否要設立主權基金近期受到外界密切關注,對此,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8日重申,會以積極正面的態度來參考國際的布局,策略性...

主權基金財源是否由財部發債支應? 央行與財政部不同調

對於主權基金設置的財源,中央銀行建議由財政部發債來支應,不過,財政部則強調這與現行發債規定不符。財政部次長阮清華建議,要...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