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戰效應 「產業支持」加碼 政院特別預算調高至5,900億元

行政院會14日通過「韌性特別條例」修正案,預算規模調高至5,900億元。聯合報系資料照
行政院會14日通過「韌性特別條例」修正案,預算規模調高至5,900億元。聯合報系資料照

行政院會昨(14)日通過「韌性特別條例」修正案,預算規模調高至5,900億元。其中因應美國關稅政策衝擊,產業支持方案增加200億元至1,130億元,經濟部規劃將用來增加海外參展、研發、設備汰換補助,也規劃加碼利息補貼。

美國對等關稅風暴來襲,工具機、機械業成海嘯第一排,行政院長卓榮泰昨日赴台中與機械、工具機業者座談時,也向立法院長韓國瑜喊話,希望儘速通過韌性特別條例修正案,讓預算及早上路,及早提供產業支持。

特別條例修正案重點 圖/經濟日報提供
特別條例修正案重點 圖/經濟日報提供

卓榮泰指出,台美關稅談判尚未底定,為即時支應需求,針對產業支持相關措施預留後續編列特別預算額度,以配合關稅談判進度,加強對產業支持、擴大協助範圍、支援各產業需求,並依產業穩定所需,增列強化電力系統項目。

立法院先前三讀通過的韌性特別條例,預算總額為5,450億元,其中包含930億元產業支持方案、以及2,350億元全民普發現金1萬元等。行政院經跨部會討論,昨日院會提出修正案,預算規模拉高至5,900億元。

新增的450億元當中,包含加碼200億元的產業支持預算、新增200億元強化電力系統、加碼40億元照顧弱勢、新增10億元普發現金作業費。

外界關注的產業支持預算,此次加碼200億元,加上原本的930億元,合計達1,130億元。

行政院表示,第一階段特別預算將先編列5,700億元,剩餘200億元則因應國際情勢,再加大產業支持力道。

經濟部次長何晉滄昨日表示,預留的200億元,用途包括增加海外參展補助經費,如在國際展場中設置台灣館,打造國家隊形象,此外像是工具機產品因體積大,無法到展場實際展出,也將透過預算投入科技協助業者利用360度環景虛擬影像投影展示、以及增加研發補助額度、提高設備汰舊換新補助金額占比,例如提高至50%。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行政院4月所編列的特別條例中,原編列1,000億元撥補台電,但送進立法院後全數遭刪除,此次政院再編列200億元強化電力系統,預料將會是朝野攻防焦點。

何晉滄說明,200億元強化電力系統主要用於電網強化、電纜地下化等用途,尤其近期天災不斷,迫切需要強化電網韌性。

卓榮泰昨日赴台中與產業座談,他向立法院長韓國瑜喊話,希望儘速通過特別條例。他也表示,如時間許可,希望讓行政院及早向國會說明現階段進度,他都願意配合。

卓榮泰說,這場攸關全球關貿秩序重整的挑戰,政府首要之務就是協助國內產業界適應「後關稅時代」的世界關貿新秩序;其次,為減緩對國內產業衝擊,政府會積極提出更多產業支持方案。

關稅 立法院

延伸閱讀

影/創造聲量?赴政院談預算遭卓榮泰制止 盧秀燕親上火線說明

影/為何歐盟、日本不用疊加關稅?卓揆曝我與美「談判關鍵」

影/因應疊加關稅 卓榮泰喊話韓國瑜:5900億預算盼盡速通過

政院拍板發現金 李彥秀狠批卓揆:證明違憲無道理

相關新聞

台塑集團王文淵交棒 南亞董事長吳嘉昭將出任總裁

台塑集團今天宣布,總裁王文淵交棒給南亞董事長吳嘉昭,這是台塑集團交棒專業經理人的重要一步,吳嘉昭將出任台塑集團總裁。

關稅戰效應 「產業支持」加碼 政院特別預算調高至5,900億元

行政院會昨(14)日通過「韌性特別條例」修正案,預算規模調高至5,900億元。其中因應美國關稅政策衝擊,產業支持方案增加...

半導體赴美投資 企業2大考驗

美國總統川普十五日放話,將在未來兩周內制定半導體關稅,稅率恐將上看百分之三百。面對川普新政,台灣科技大廠早早啟動設廠計畫...

電子5哥赴美 鞏固AI供應鏈

不只半導體,電子五哥中的鴻海、廣達、英業達、緯創、仁寶,也陸續在今年宣布投資美國。產業分析師直言,今年以來,消費性電子產...

專家:產業準備面對 沒有美國市場的未來

美國總統川普祭出高關稅,迫使產業赴美投資,很多人擔心,這一波因關稅帶動的產業逃命潮,會不會讓台灣再一次出現產業遷徙潮?重...

房市小宅化加劇 國人居住空間漸惡化

國內小宅化加劇、豪宅式微之極端現象快速蔓延中;資料顯示,二○○九年五十五坪以上中大坪數有超過兩成占比,但二○二四年比重不...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