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川普提前宣布輸美半導體關稅:擬課徵100%稅率

數發部林宜敬:推動共同分潤平台 希望透過統一訂閱 讓媒體獲合理收入

數位部次長林宜敬。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數位部次長林宜敬。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媒體議價討論多時,各界也對草案立法相當關注。數發部次長林宜敬今(6)日指出,目前已經跟國科會申請經費,正在製作一個台灣優質媒體共同分潤平台,希望透過統一訂閱、聯合勸募跟自動分潤機制,讓所有媒體都得到合理收入。

立法院交委會今日續審「新聞媒體與數位平台議價法草案」案,除了提案立委之外,包含數發部、NCC(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官員也都出席了今早的草案審查。

由於台灣與美國之間正在談判對等關稅,民進黨委員大多都對此時審查草案採保守態度,尤其,今天早上加拿大總理卡尼今天公開發表表示考慮將撤除加拿大的Online News Act,也就是加拿大的線上新聞法,這也讓民進黨立委對於今日逐條審查媒體議價法案的態度轉趨保守。

國民黨立委葉元之發言時就表示,「剛剛聽很多民進黨委員發言,好像不是很贊成這個法,但明明很多都是民進黨委員的版本,自己提案卻又覺得這個法案不適合。民進黨立委,應該要先表明一下你們立場,到底希不希望這個法通過。」

葉元之指出,這個法案的目標是要媒體新聞業更健全,也可以讓新聞產業獲利,目標是好的,但確實在立法時必須考慮到兩件事,第一,是這個法案定下來之後,目標究竟能不能達成,法律定了、有法源基礎,但政府會不會執行?第二,很多委員目前提出的版本是要成立基金,但是,成立基金卻由政府指派人來管理這筆基金,屆時,這些人員怎麼產生,又根據什麼樣的原則來分配給媒體?這個基金會不會最後被政府控制了?

數發部次長林宜敬發言時表示,數發部一直很積極地想要處理這件事,未來將建置一個媒體共同分潤平台,讓媒體能有訂閱收入。

林宜敬進一步解釋,簡單來說,這個平台機制,會向所有看新聞媒體的人收費,假設民眾參加這個機制,基本上就是每個月付300元,就相當於民眾以前每個月訂報300元,接下來,會依照每個人點閱的數量,把這300元分給不同媒體。目前數發部正在積極與Meta、Google協商捐款,希望將他們的捐款納入這個機制。

林宜敬也指出,目前這個機制已經進入規劃階段,正在跟台灣十幾家媒體進行初步溝通,包括中央社等,目前媒體的回應相當正面;數發部也已經跟數位平台溝通了此一想法,Meta、Google也認為這是一個可行的方式。數發部希望用數位科技商業模式,來幫台灣媒體解決相關困境,同時,他也希望立委可以給數發部3-5個月的時間,持續跟媒體、數位平台以及政府各機關單位溝通,等到溝通比較明確之後,再決定是否需要立法,畢竟,以現在這個平台的機制而言,不一定立法,也可以用科技的方式去解決相關問題。

民進黨 數發部 平台

延伸閱讀

何博文清淤畫面引議 葉元之批綠營「沒救了」:只想著扭轉726頹勢

3000多票險勝 葉元之板橋埔墘市場謝票 群眾:你真是天公囝仔

民進黨裝死? 葉元之:綠是否有良心派系敢說真話

女青鳥街頭挑釁變神助攻 葉元之驚險挺過726罷免

相關新聞

媒體議價法草案全案保留送朝野協商 數發部:將推媒體共同分潤平台

立法院交通、教育及文化委員會昨天舉行聯席會議,審查媒體議價法草案,朝野立委沒有共識,全案保留送朝野協商。數發部次長林宜敬...

數發部新構想推媒體分潤平台 三方向協助開拓新財源

數位發展部次長林宜敬昨(6)日表示,正規劃推動「台灣優質媒體共同分潤平台」機制,透過聯合訂閱制、點閱導向分潤、與Meta...

學者批數發部 對媒體爭著作權讓步

數發部昨首度拋出推動「台灣優質媒體共同分潤平台」議題,台大新聞所教授林照真說,新聞媒體議價法旨在「解決媒體著作權遭平台侵...

提高本土媒體社群觸及 加國總理考慮撤銷線上新聞法

加拿大前年通過「線上新聞法」,要求臉書母公司Meta等社群媒體巨頭要和新聞出版商商定分潤協議,以便使用其內容,Meta則...

華新麗華印尼廠遭指汙染與職災 立委促修法改善

華新麗華在印尼經營鎳礦冶煉廠及燃煤電廠,遭印尼環團及員工指控導致嚴重污染及人權侵害。民進黨立委林月琴與民團今天舉行記者會...

GCTF首度在澳洲登場 聚焦太平洋區域媒體韌性

外交部今天表示,「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GCTF)首度在澳洲登場,聚焦太平洋區域媒體韌性,駐澳洲代表徐佑典出席開幕式致詞...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