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美股早盤/川普晶片關稅含廣泛豁免!台積ADR瘋漲近7% 三大指數齊漲

學者批數發部 對媒體爭著作權讓步

台大新聞所教授林照真。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大新聞所教授林照真。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數發部昨首度拋出推動「台灣優質媒體共同分潤平台」議題,台大新聞所教授林照真說,新聞媒體議價法旨在「解決媒體著作權遭平台侵犯的問題」,但數發部提出這個新議題,就是在媒體爭取著作權這件事情上讓步了。

台灣媒體爭取訂定議價法,主要希望解決兩個問題,第一,數位平台使用新聞內容從未付費,且台灣並無相關法律保障媒體內容著作權益,第二,數位平台廣告分潤抽成高、廣告交易機制也不透明,媒體用心產製內容,卻得不到應有的分潤。這兩大問題讓台灣媒體處境堪憂。

林照真指出,產業界提出媒體議價法,但這部法令只解決了其中一個問題,也就是「媒體著作權遭侵犯」的部分。媒體產業付出很多成本、聘僱記者後所產製出來的內容,數位平台使用新聞內容卻從未付費,「我們認為,這應該由受益的數位平台來支付這些補償費用」。

針對數發部提出的新構想,林照真說,「這個分潤平台完全不是跟著作權有關的平台,跟著作權補償沒有直接關係。」數發部模糊了原本新聞媒體對著作權要求補償的立場,政府也失去了支持媒體著作權不受侵犯的立場。綜觀現在的台灣媒體,有的媒體內容採取免費制閱讀,有的採取付費制,「按照數發部現在的構想,經費是來自國科會與民眾,這樣的構想,會與媒體現行做法產生扞格」。

林照真也認為,數發部提出「共同分潤平台」構想,其實是找錯施力點。她指出,數位廣告是一個自由市場,分潤問題相當複雜,「台灣媒體抗議的分潤,在於可以拿到的分潤比率很低,也就是一則新聞廣告露出時,媒體拿到的錢很微薄,且台灣媒體拿到的錢,遠不及美國、香港、新加坡」。

林照真表示,在立法過程中,如果政府立場非常堅持,數位平台就會感受到壓力,結果也會相當不同。她說,「作為一個新聞學者,對於數發部的做法,我完全感受不到支持媒體」。

議價法 數發部 媒體議價 國科會

延伸閱讀

批數發部對媒體議價法出爾反爾 王鴻薇籲盡速協調通過

小賈斯汀暌違4年出輯!空降創紀錄「驚現台北街頭」

TBC公告4頻道停播 NCC:若確認違規將依法查處

數發部林宜敬:推動共同分潤平台 希望透過統一訂閱 讓媒體獲合理收入

相關新聞

至少5家!陸資企業挖台科技人才涉竊技術 檢調搜索25處

最高檢察署近日接獲法務部調查局情資,指出已有多家非法陸資企業涉嫌在台非法設點、挖角高科技人才,竊取台灣高科技機密技術。對此,新竹地檢署立即啟動偵辦行動指揮6個縣市調查站偵辦,破獲至少5家中資企業在台從事非法挖角與技術竊取。 新竹地檢署表示,本次行動共搜索25處地點,訊問涉案人員57人次,查獲至少5家中資企業,長期在台從事非法挖角與技術竊取,包括北京集創北方科技、北京特納飛電子技術、歌爾股份公司、博流智能科技(南京)與世紀互聯集團等,顯示出中資滲透台灣高科技手段日趨多樣且隱蔽,規模日益龐大。

因金融風暴轉行賣乳品 銀行襄理意外打造高人氣早餐店

隱身在屏東市中央市場中華路上,每到早餐尖峰時刻大排長龍,52歲老闆鍾永福18年前從銀行襄理轉戰創業市場,與妻子馮淑玲打拚,從路邊攤餐車做起,1天只睡三、四個小時,如今有2家直營、3間加盟店,他分享創業的心法,關鍵在目標設定。

影/四校大學生疾呼速訂新聞議價法 拯救優質媒體

媒體與數位平台議價法草案日前朝野立委未達共識,全案保留送交朝野協商。台大、師大、政大、輔大四校學生今天聯合舉行記者會,促...

照片看歷史/1958年救國團暑期戰鬥訓練體驗八仙山生活

1958年8月7日,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主辦之暑期青年戰鬥訓練活動的「中央山脈探險」大隊中,在八仙山林場裡接受戰訓的男女青年共有40多人,他們住在距離林場工廠1600公尺架空索道之遠的另一個山峰上面,整天與莽莽蒼蒼的林海為伍,這一群初中一年級至高中的青年,對於戰鬥在深山窮谷間的活動,興趣是有增無已。

「我好像被閰羅王退貨了」 陳文茜:我可能暫時擋住了世界級癌王

資深媒體人陳文茜2019年罹患肺腺癌後積極抗癌,去年再檢查罹患黑色素癌第4期,為抗癌住院治療,她昨晚在「文茜的世界周報 ...

數發部新構想推媒體分潤平台 三方向協助開拓新財源

數位發展部次長林宜敬昨(6)日表示,正規劃推動「台灣優質媒體共同分潤平台」機制,透過聯合訂閱制、點閱導向分潤、與Meta...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