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找到突破口?比亞迪傳繞道入台2款車已送檢測 業界:恐摧毀本土生態系

週刊今天報導,中國電動車品牌比亞迪(BYD)可能透過太古汽車集團代理、以「騰勢」品牌進入台灣市場。產業人士分析,中國政府可透過補貼方式降低中國品牌車款成本,恐怕大量在台傾銷,摧毀台灣汽車和電動車生態系。
鏡週刊今天引述業內人士消息報導,比亞迪可能透過太古汽車集團旗下位於台北內湖的太古標達汽車,代理自泰國生產進口的比亞迪車款、以「騰勢」品牌繞道進入台灣車市銷售,目前已有2款油電車「海獅」送到車輛中心檢測。
業界高階主管分析,儘管政府2024年8月已針對國內車廠引進4種車款樣態的國產車製造進行管制、並對在地化比率提出明確規範,但並未管制引入進口車到台灣銷售的車款,這也讓有意進口中國品牌車款的業者,找到了突破口。
高階主管指出,政府未限制引進到台灣銷售的進口車款別,主要是在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模式下,不能設立非關稅貿易障礙,若針對進口車款限制,恐有違反WTO相關國際貿易規定之虞。
業界人士分析,中國政府可透過補貼方式、大幅降低自有品牌車成本、降低售價,不僅比亞迪,恐怕包括吉利、奇瑞、小米等中國車大量傾銷入台,用低廉的售價一舉拿下過半台灣車市,進一步摧毀台灣汽車和電動車的生態系,政府應嚴肅正視相關衝擊。
經濟部產業發展署在2024年8月實施新制規定,其中國內業者若規劃引進4種車款樣態,將受管制,包括陸資與國際品牌合資者、陸資併購的國際品牌者、國際品牌在中國廠生產者及中國品牌者。
產發署也制定在地化供應鏈合作價值比率,採逐年提高,上市第1年15%,上市第2年25%,上市第3年35%。對於新制上路前已上市車款,也將要求業者符合國產化零件採購比率。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