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危老修法 業界:應著重優化制度
危老條例「時程容積獎勵」今年5月落日,內政部定調2026年將提修法版本,讓危老續命,儘管部分人擔憂制度可能淪為建商操作工具,但業內人士指出,對許多老舊社區而言,危老條例仍是目前最可行重建選項,制度設計應優化,而非貿然終止。
據內政部統計,截至2025年3月31日,全台已受理危老案件累計4,508件,其中有4,197件審查通過,核准率逾九成;相較之下,全國都市更新事業計畫僅核定1,222件,顯示危老制度具備較高推動效率與落地能力。
目前都市更新制度雖具備整體開發與公設提升等優勢,但推動過程常面臨所有權分散、協商難度高、信任基礎不足等挑戰,整合期程往往超過十年。反觀危老條例透過較低門檻與容積誘因,使不少原本難以整合社區得以優先處理安全風險,重建也更有時間表。
尤其對中小基地、屋齡高、結構風險升高社區而言,危老制度提供一條比都更更務實選項。業內人士表示,若危老條例貿然退場,不僅斷絕這類社區重建機會,也可能讓政策進一步向大型建商傾斜,加深城鄉與社區差距。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