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誠攜手策進院剖析內容產業突圍關鍵!股權合作成解方

在全球影視內容產業面臨國際競爭、製作成本飆升的壓力下,產業整合與長期股權合作,正成為突圍新出路。新媒體暨影視音發展協會(NMEA)聯手文化內容策進院、台灣產業控股協會與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4月30日舉辦「內容產業競與合的策略思維」論壇,聚焦「股權合作」與「產業整合」,盼為台灣內容產業打開新局。
資誠副執行長游明德指出,OTT平台與國際市場崛起,觀眾早已跳脫本地框架,台灣內容產業卻苦於市場規模太小、成本高、缺乏長期資金支持。許多製作案以「專案公司」模式運作,難以形成持續經營的能量,也無法有效分散風險。他強調,產業若要走向國際,必須從根本強化財務體質與營運模式。
對於如何取得長期資金,資誠副總王敏惠表示,財務投資人重視三項指標:獲利、穩定與成長。內容產業應建立多元商業模式、儲備國際人才,並提升財務透明度,以強化投資人信心。她建議不能只靠有機成長,而應積極考慮股權合作,尋找規模化突破口。
論壇也引用兩個他山之石案例:廣告產業的火星控股,與美妝服飾領域的唯品風尚。前者由資深業者領軍,整合多元行銷業務並邁向上市;後者則靠私募基金推動,結合各路品牌與創業者,加速整合效率並擴大市占。兩者都展現產業整合可行性與效益。
文化內容策進院董事長蔡嘉駿認為,內容產業整合需「有力推動者」引領,建議由國發基金牽頭,再結合民間企業成立控股平台,並納入治理與整合機制。他也透露,政府曾與電信與科技龍頭洽談共組內容基金,未來有望扮演關鍵角色。
台灣產業控股協會理事長黃偉祥則提出「前端分、後端合」的控股策略,強調透過共治機制讓各公司保有品牌與營運自主,卻能在後勤整合與營運規模上達到效益。他強調,控股的核心在於「信任」,若能以共同願景為目標,自然能形成穩健平台。
律師鍾元珧補充指出,內容產業多為創意型業務,須保留其獨特性,但對於標準化高的部分,可率先整合,共享資源、提升效率,是實現長期合作的可行方式。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