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產婦注意胎動.預防早產

圖片/媽媽寶寶雜誌提供
圖片/媽媽寶寶雜誌提供

大家都知道生育年齡35歲以上稱為「高齡產婦」,不過,台北長庚醫院婦產科系產科主任陳彥廷強調,「同為高齡產婦,35~39歲為一群,超過40歲又是另外一族群」,他解釋,35歲是指唐氏症發生機率驟升的年紀,40歲則是生理機能下降的分水嶺,而讓各項妊娠不良結果指標明顯上升,這樣的「分類」點出「產婦年齡愈高,遇到的問題更多」的現實。

陳彥廷醫師指出,高齡產婦要有「體能永遠回不到年輕時候」的認知,一是可能身上已有慢性病;二是舉凡妊娠糖尿病或妊娠高血壓等妊娠併發症,在高齡產婦上有著更高的發生率;即使沒有共病症,也可能因生理機能的下降,而讓胎盤功能不佳,導致新生兒低體重(體重小於2,500公克),「根據統計,35歲以上孕婦,隨著年齡增加,新生兒低體重比率隨之增加」。此外,早產率、胎死腹中與新生兒死亡的機率也隨產婦年紀增加而提高。他對於高齡產婦有以下提醒:

注意胎動與縮短產檢頻率

胎動,是判斷胎兒情況的指標,大約妊娠20週左右,孕媽咪可透過觀察胎動,初步了解胎兒是否處於危險當中,利用「三餐飯後、睡前、起床後」等五個時間點,掌握「1小時的胎動大約10次左右」的原則,或是跟前一天相比,胎動次數不要落差太大,如察覺有異,請儘速就醫。

當胎兒有生長遲滯而比較「小隻」或是胎動異常時,「產檢醫師會縮短孕媽咪的產檢週期,必要時,一週要回診兩次」。陳彥廷醫師進一步指出,「高齡產婦若是有特別狀況,在妊娠39週後,可考慮提早住院催生,畢竟只有把寶寶抱在手上才是真的」。

圖片/媽媽寶寶雜誌提供
圖片/媽媽寶寶雜誌提供

他補充,通常建議這麼做的對象,主要是35歲以上有共病症、肥胖、本身有糖尿病或高血壓的孕婦;若是40歲以上的孕媽咪有這些狀況,則是強烈建議提早住院催生。

懷多胞胎容易早產

生殖醫學的興起,造成雙胞胎的發生率有增加趨勢。陳彥廷醫師指出,妊娠12週前後,要確認雙胞胎屬於哪一種?是「單一絨毛膜」或「雙絨毛膜」雙胞胎?「這將會決定產檢的頻率與生產週數」。

孕婦懷雙胞胎很辛苦!「因胎兒長大造成的壓迫,讓孕媽咪的不適提早發生,雙胞胎出現併發症的機率較高」,而胎兒所要面臨最大的風險就是早產,生產的週數愈早,愈容易發生併發症,程度也愈嚴重,「尤其是共用胎盤的單一絨毛膜雙胞胎,不僅較容易有雙胞胎特有的併發症,早產的機率更高」。

圖片/媽媽寶寶雜誌提供
圖片/媽媽寶寶雜誌提供

陳彥廷醫師指出,預防早產,應對早產徵兆提高警覺,包括:腰痠、下腹悶痛、肚子變硬、疑似宮縮、破水、尿中帶血或內褲明顯有血跡等,有這些狀況的話,建議儘速就醫確認狀況。

考量早產兒需要特別的照護,以降低諸多早產併發症的發生機會,他提醒,「萬一有早產跡象時,建議孕媽咪及早轉診,到設有新生兒加護病房的醫院生產,讓孩子在出生後,能夠立即受到專業照護,給寶寶更高的存活機會與更好的未來發展」!

【完整內容請見2025年04月號《媽媽寶寶雜誌》;訂閱媽媽寶寶雜誌電子版

延伸閱讀

產檢見胎兒肚子有巨大腫瘤、一周後心跳停止 名醫溫柔揭背後故事

朴寶英變太多!「金髮布丁頭」粉碎乖乖女形象認不出來了 和雙胞胎撒謊交換人生

龐貝氏症治療成國際標竿 醫喊盼納入新生兒公費篩檢

狠起來連自己都騙?holo天音彼方Boing Boing雙胞胎妹妹愚人節初配信

相關新聞

兼具診斷與治療的子宮鏡 慎選專業醫師.做好術前溝通

婦科檢查種類多,若是針對子宮內部狀況,很常運用子宮鏡檢查,如同胃鏡、大腸鏡檢查一樣,將細長的內視鏡深入子宮腔內探查。子宮鏡不只是檢查工具,也能做為治療之用。雖然大多數的子宮鏡檢查及治療都能安全地進行,但也不是全無風險,接受子宮鏡檢查或手術時,若能慎選具有相當經驗值的醫師,可減少發生問題的風險。

高齡產婦注意胎動.預防早產

懷孕、生產本來就充滿風險,高齡產婦所面臨的風險更是高於一般人,而且年齡愈高,風險愈高!當前,不只高齡產婦的人數愈來愈多,所謂「高齡」的歲數更是愈來愈高,進而讓「高危險妊娠」已成普遍現象,不僅僅讓產科醫師的挑戰更大,挑戰的難度也大幅增加。為了降低懷孕、生產的風險,孕媽咪與產科醫師合作絕對是必要之舉!

洪小鈴生了!兒童節公布女兒正面照! 產後最怕「產後憂鬱」,有神隊友張天霖就不怕

洪小鈴和張天霖愛的結晶誕生!在兒童節這一天,洪小鈴公布女兒的正面照,也在產前《媽媽寶寶mombaby》雜誌拍攝的封面故事中,透露對小寶貝的期待。

朝聖教我們的事 帶著三個小孩走西班牙朝聖之路

一個人朝聖已經夠困難,再加上三個孩子呢?帶著三個孩子辛苦走了七、八小時甚至更久的路,卻連晚上睡哪裡都沒著落……這是一段強度超高的旅行,卻也帶給她和孩子許多的收穫。

如何讓2025年的家庭財務更有目標? 5步驟復盤資產狀況

回顧過去一年的財務管理情況,並為2025年設定更具挑戰性和可行性的財務目標,是能全面檢視家庭財務健康、優化財務結構的過程,也讓家庭生活更美好。

2025設立家庭睡眠目標3守則 讓全家大小一夜好眠到天亮

父母與孩子都要先有充足睡眠,才有精力開拓精彩的人生。睡眠顧問將在本文深入探討如何在2025年,幫助父母與孩子一起設定睡眠目標,讓全家享受高品質的生活。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