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力拚無罪?虐童剴剴案今開庭 保母姊妹指「他自虐撞頭」

台灣奪2025年全球最便宜旅遊國 美媒大讚4優點

閱讀數學/數學詩(下)

示意圖/ingimage
示意圖/ingimage

上週我們介紹了數學詩的創作以及教育意義。可能會有些人覺得,既然這麼強調理解,數學詩恐怕要是數學很好才能創作。這當然是有因果關係,可是就像我們寫題目,也是從不會到會,數學詩的創作一定也能透過練習,慢慢做好。

這個練習的過程中,就是要孩子去思考,比方說「平行線」到底是什麼意思,它到底會不會相交?圓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形狀,要怎麼定義一個圓?

「質數就是我,孤單沒有人懂.」

這是歌手林正的〈證明・無解〉開頭。還有一部小說叫做《質數的孤獨》。為什麼質數會孤獨?這跟操作型的定義「只能被1跟自己整除」有什麼關聯?以及為什麼我們要學質數?這些問題都跟計算無關,但能回答這些問題,代表孩子理解觀念。那比起直接回答問題,我們相信,創作數學詩,會是一個更有趣的活動。

最後,我想分享第一屆高中組金獎,林沛婕同學的作品〈每個孩子都是一樣〉片段:

每個孩子都是一樣/蓋上一元二次方程式公式解/求出孩子最理想的答案/最理想的學校、最理想的工作、最理想的家庭/最理想的人生/孩子 無解嗎?/請你扭曲自己的性格觸碰到X軸/這是為了你好

他很巧妙地用「求解」這件事來譬喻孩子要找到最理想的學校、工作、人生等一切。我閱讀時,彷彿感受到他想表達,我們常常在教育的過程中,把「理想」也標準化,彷彿是每個人都可以透過機械化的程序獲得到。這個問題非常複雜,所謂的理想人生,是要花上一輩子探索的問題。

的確我們在教育上還有很多可以努力,讓他不要那麼機械化,那麼單一。數學詩,我相信就是一個很值得好好推廣的活動。他跨領域,結合文學、數學;它讓數學不再只是計算,更多了對觀念的思考、理解。

數感實驗室 閱讀數學

相關新聞

閱讀數學/從超音速飛機到飲料罐

你知道便利商店的罐裝飲料裡,跟 #超音速飛機 的機身、#蒙娜麗莎的微笑 有關嗎?近年來...

閱讀數學/數學詩(下)

上週我們介紹了數學詩的創作以及教育意義。可能會有些人覺得,既然這麼強調理解,數學詩恐怕要是數學很好才能創作...

科學人/發現前所未有的全新顏色 只有五個人見過的「Olo」

在我們所知的色彩光譜之外,是否存在還沒被人類雙眼捕捉的顏色? 一群科學家大膽宣稱,他們透過一項創新的實驗技術,讓人們體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色彩,並將其命名為「Olo」 這項發表在《科學進展》(Sc

科學人/三日不讀書就面目可憎 耍廢十天就對大腦有害

美國密蘇里大學的研究發現,肌肉不僅僅影響身體的健康,還會影響大腦的健康。 你可能會說,我只是最近比較忙,過一陣子就會去運動了。長期缺乏運動對身體的損害已無需贅言,但是最近的研究發現,肌肉只是閒置

國際小學堂/川普愛關稅 只見其利不見其弊

美國總統川普四月初宣布將祭出基準關稅、對等關稅,衝擊股市並引發各國政府擔憂。關稅等貿易障礙數百年來都存在於全球經濟,近幾...

寫作教室/模組化寫作──像玩樂高一樣寫作文?

如何運用有限時間,在敘事完整、立意明確的前提下,兼顧情境描寫細緻逼真呢?可以參考以下的寫作概念──模組化寫作。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