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高雄婦跌倒後離奇猝死…兒5日後才發現 高大成曝奪命關鍵:醫師常忽略

高雄行動方案競賽結果出爐 廣興國小及南隆國中奪冠

今年活動擴大至全高雄國中小學生可報名參賽,期盼能擴大參與,美濃博士學人協會秘書長古錦松(左一)與英明國中師生合影。圖/美濃博士學人協會提供
今年活動擴大至全高雄國中小學生可報名參賽,期盼能擴大參與,美濃博士學人協會秘書長古錦松(左一)與英明國中師生合影。圖/美濃博士學人協會提供

第二屆高雄地區國中小學行動方案競賽結果揭曉,今年由美濃區廣興國小與南隆國中分別榮獲國小組與國中組特優第一名,成為本屆競賽最耀眼雙星。主辦單位美濃博士學人協會表示,盼透過競賽促成向下扎根,推廣淨零排碳、食農教育、AI人工智能與永續經營等關鍵議題。

此活動由台灣地區美濃博士學人協會主辦,日勝文教基金會贊助。第一屆僅限東高雄地區國中小學生,今年開放全高雄國中小學生參加,依據「創意歷程」、「現場發表」、「作品影響性與發展性及「整體表現」等項目評分,每隊有10分鐘簡報及10分鐘統問統答。

競賽結果出爐,國小組廣興國小提出「傳說中的黃蝶翠谷怎麼了」,針對黃蝶翠谷的生態研究展現高度觀察力與科學探究精神,清楚記錄黃蝶的生態特徵與棲地變化,更結合在地文化與保育觀念,擊敗眾多對手,奪得特優。

此外,美濃國小「智慧 AIX 番茄:小果實的大數據冒險」獲優等,展現科技與農業結合的創新應用。甲仙國小「以AI人工智能探討甲仙地區得發展與對策—甲仙街區尋寶遊戲的行動方案」與廣興國小另支隊伍「傳唱在客家傳統山歌與流行改編山歌之間魔法Music Girl」同獲佳作。

國中組部分,南隆國中提出「土壤重生-結合堆肥與再生農法的永續未來」行動方案,先從「什麼是堆肥?」的基礎知識切入,詳細記錄製作過程及溫度與氣味變化,並用水泥磚圍出150乘250公分的堆肥實驗田,鋪上厚紙板,最終奪得特優殊榮。

英明國中「雙管齊下-校園智慧燈普及及計畫」獲優等,內門國中「為螢火蟲點一盞燈」、文府國中「文府生態學校行動方案」、國昌國中「修『蛋』幾勒,不『殼』以丟」及內門國中「探索第九藝術的未來」皆獲佳作。

美濃博士學人協會秘書長古錦松表示,希望透過競賽引導師生研究校園或社區的永續發展議題,轉化為實際的行動提案,預計6月28日在美濃國中頒獎。

廣興國小學生至黃蝶翠谷移除入侵外來種植物,他們以「傳說中的黃蝶翠谷怎麼了」獲得國小組特優。圖/美濃博士學人協會提供
廣興國小學生至黃蝶翠谷移除入侵外來種植物,他們以「傳說中的黃蝶翠谷怎麼了」獲得國小組特優。圖/美濃博士學人協會提供
南隆國中學生發表「土壤重生-結合堆肥與再生農法的永續未來」行動方案,獲得國中組首獎。圖/美濃博士學人協會提供
南隆國中學生發表「土壤重生-結合堆肥與再生農法的永續未來」行動方案,獲得國中組首獎。圖/美濃博士學人協會提供

美濃 永續 小學生

延伸閱讀

高雄警追違規釀女騎士喪命 母痛哭問警:為什麼要追她!

獨/高雄婦被兒通報跌倒死亡發黑腫脹 檢相驗見詭異處...當場逮兒 

「走一步踩死好幾隻毛蟲」高雄民眾崩潰:像災難片

影/高雄大林除役機組重啟動 議員批「50年拔牌老車上路」

相關新聞

師生比高、校長也得四處籌錢 從南韓、越南看台灣菁英教育困境

以前台灣的教育成果傲視亞洲,豈知近年來,不僅韓國重點扶植20所科學高中,連越南的私立中學也全力發展教育...

2025世界機關王宜蘭區賽 學生展現創意挑戰操控機器人

2025世界機關王宜蘭區競賽今天下午在三星國中舉行,3大比賽項目包括機關整合賽、機器人任務賽、積木創客盃,展現學生在科學...

高雄行動方案競賽結果出爐 廣興國小及南隆國中奪冠

第二屆高雄地區國中小學行動方案競賽結果揭曉,今年由美濃區廣興國小與南隆國中分別榮獲國小組與國中組特優第一名,成為本屆競賽...

影/鐵路地下化消失的聲音 南市大同國小聲景探險城市記憶

台南市區鐵路地下化後,火車從社區穿越而過,平交道柵欄放下的叮噹聲音將失去,緊鄰鐵道旁的東區區大同國小融合在地文化,記錄社...

基市辦科技積木創意競賽 滑輪、液壓、槓桿全派上用場

基隆市教育處今天舉辦科技積木創意競賽,希望透過比賽培養學生的科學知識,激發創造力和實作能力。參賽學生運用科技積木設計關卡...

校園會客室/游玉芬熱愛山野 把攀樹課變好玩

台中市逢甲國小校長游玉芬擔任教職卅多年,教育歷練豐富,擅長做課程領導,到非山非市的國小任職後,她發揮所長,將攀樹、騎腳踏...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