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內鬼暗渡陳倉搶光訂單 它靠先用後付翻身大賺半導體錢

德律副總經理林江淮(圖)經歷公司營運起伏,挺過訂單近乎歸零的危機,如今他更清楚要怎麼抓住客戶的心。商業周刊提供
德律副總經理林江淮(圖)經歷公司營運起伏,挺過訂單近乎歸零的危機,如今他更清楚要怎麼抓住客戶的心。商業周刊提供

【文●張如嫻】

林口的華亞科技園區,有一家設備業者,不僅客戶涵蓋上游的晶圓代工大廠、封測霸主日月光,甚至包括鴻海、英業達等下游電子五哥,該公司過去三年累計賺了兩個股本,今年上半年營收四十三億元,更改寫歷史新高。這家公司,就是成立三十六年的德律。

你可能聽過消費產品可以「先享受、後付費」,德律竟把這種服務,運用在自家商業模式上;現在的它,每次開發新設備,就會讓潛在客戶「免費」試用,再根據使用回饋改善產品,藉此贏得客戶信任、深化雙方關係。

德律如今的致勝法寶,其實是一場重大危機後,痛苦習得的一堂課。

時間回到二○一五年,當年的德律是手機品牌龍頭測試治具最大供應商,那時該牌每十支組裝完成、尚未裝盒的手機,有九支都會經由它設計的治具做檢測,在全盛時期,為德律帶來約三成營收,也是它的最大客戶之一。

內鬼事件重創逾三成營收
轉念撤舊部門、聚焦半導體

但就在那年,一起「內鬼事件」打亂一池春水。當時,德律一名前高階主管,看準德律的治具生意有商機,他因此自立門戶、在外成立公司,乘機偷走德律設計圖,並將訂單轉移到自家公司。

「發現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訂單全被帶走了⋯⋯,」德律副總經理林江淮回憶。最大客戶的訂單近乎歸零,導致該公司隔年全年營收下滑超過三成,「業績掉成這樣,怎麼對股東交代?」從董事會到股東,處處是質疑聲浪。

當時的林江淮與德律團隊,不斷與客戶溝通、希望拿回訂單,但依舊事與願違,導致團隊一度陷入萬念俱灰的低氣壓。「訂單沒了,能怎麼辦?」後來林江淮轉念,德律是做檢測設備起家,而非治具,或許眼前是一個機會。

他將當時相對紊亂的業務重新聚焦,如公司從一○年就開始布局的半導體檢測市場。

於是,德律裁撤為手機研發治具的部門,把工程師轉調到其他產品線,這個決策反而加快公司布局半導體業的腳步。

一八年的一場展覽上,日月光相中一款德律歷時三年開發、訴求高解析度、可用於系統級封裝的光學檢測機台,讓它敲開第一塊半導體敲門磚。

但在那天以前,為打進半導體產業,德律碰過不少壁,「半導體業比較封閉,不像一般電子業,有時關係好、價格符合要求,客戶就願意試用;半導體客戶是你技術不夠、產品還沒做出來,談都不用談!」林江淮說。

這代表做半導體生意,首要考驗的是技術,而非關係與價格。例如檢測半導體基板時,光學檢測機台的鏡頭,最小移動距離僅○.一微米,約是頭髮直徑千分之一;但同樣的設備,用在檢測下游電子業的組裝電路板,移動距離是一微米。因此進入半導體業,相當於一場十倍精密度的挑戰。

為了跨越技術障礙,必須從人才下手。

蹲點三年,拚技術實力
憑「免費試用」打動英業達

在蹲點的三年,德律將研發團隊從不到兩百人、增加至約二百五十人,更廣納光學、影像處理、精密機械人才;近期,該公司還成立二十五人的AI團隊,把AI技術導入設備。

甚至,為了證明「自己是有技術的」,近年德律在客戶還沒提出需求前,就會早一步把設備研發好,在不用先付款的狀態下,直接讓客戶試用。如今,德律也將這種「先試用後付款」的商業模式,用在電子業下游的客戶。

英業達製造工程處經理江慶銘,就對此印象深刻。某次德律出新品,「他們把設備運到工廠、讓我們免費試用,還派研發人員到現場聽我們的意見。」他說,同一件事,其他廠商卻是嫌麻煩,這讓英業達在採購自動光學檢測設備時,第一個就想到德律。

這個做法,也緊密了德律的客戶關係。該公司一位主管坦言,過去被客戶輕易轉單,某種程度,也意味著客戶關係不夠緊密。走過風雨,他們學到的是,必須靠「拚服務」,讓客戶深刻理解你的技術底蘊,與你對它的重視程度。

以賽亞調研資深分析師莊大為指出,自動光學檢測設備已是成熟市場,想跟國際大廠競爭,甚至得前三年到五年提供免費樣機,並跟指標性客戶合作,「必須不斷嘗試到只剩下你在嘗試,就會被看到。」

不過,客製化產品的比例較低,仍是德律目前的弱點。工研院產科國際所分析師呂建興指出,半導體很多獨特製程,更需要設備廠的配合,所以客製化能力很重要。言下之意是,未來的德律,仍得注意流失客戶的風險。

企業與人生不會永遠一帆風順,但也不會就此萬劫不復,德律從產品到商業模式的轉型路,說明了能否東山再起,端看你能否理解自己為何踩坑,以及如何將彌補錯誤的學習,變成全新競爭力。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商業周刊》網站。

※本文由商業周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為什麼別人問AI都比我厲害?Anthropic公開5句讓AI聽懂、答對的實用問法

不是葉黃素!眼科名醫教「起床1動作」,防眼部病變每天都該做

50歲後,需要多少朋友?心理學家建議一種人不可少

相關新聞

被內鬼暗渡陳倉搶光訂單 它靠先用後付翻身大賺半導體錢

林口的華亞科技園區,有一家設備業者,不僅客戶涵蓋上游的晶圓代工大廠、封測霸主日月光,甚至包括鴻海、英業達等下游電子五哥,該公司過去三年累計賺了兩個股本,今年上半年營收四十三億元,更改寫歷史新高。這家公司,就是成立三十六年的德律。

金門高粱聯名全家拚「逆齡」 烈酒大廠為何推史上最淡酒?

以五十八度高粱廣為人知的金門酒廠,為何宣布與全家便利商店聯名,推出一款酒精濃度僅○.五%、公司史上酒味最淡的飲料?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