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榴槤恐失去市場?外媒曝「2主因」:價格暴跌

越南榴槤今年以來出口大陸不順。圖/路透社
越南榴槤今年以來出口大陸不順。圖/路透社

越南榴槤今年以來出口大陸不順,原因是大陸加強檢疫,加上新興的競爭對手如寮國、印尼陸續問鼎大陸市場,使得越南榴槤價格暴跌至去年的1/3,在大陸的市占也逐漸流失。

網路媒體越南快訊(VnExpress)報導,越南業者表示,大陸的檢疫標準日益嚴格,尤其關心重金屬及工業染料「金胺O」的殘留問題。逐批檢疫之下,越南北部各口岸的榴槤貨櫃等待通關時間長達一週,影響到榴槤品質。

越南西部農民不得不賤價出售自家榴槤,每公斤售價約3.5萬至7萬越南盾(新台幣約43元至86元),較年初大幅下滑3成,價格僅剩去年的1/3。

報導還指出,今年前兩個月,越南榴槤出口大陸陡然下降,營收為2700萬美元、年減83%。越南榴槤在大陸的市占從62%驟減至37%,泰國榴槤則是從37%激增至62.3%。

與此同時,一些新興的供應來源包括寮國、印尼、柬埔寨,則以戰略性的步伐搶進大陸市場。

寮國東南部阿速坡省(Attapeu)剛授權三家企業種植273公頃的商業榴槤,盼成為大陸的新供應商。在這之前,大陸企業已和寮國成立榴槤企業協會以及品種研究中心,還有一個1.2萬公頃的專業種植區。

印尼也加速邁向大陸市場,印尼榴槤年產量超過180萬噸,居全球之冠,印尼的種植園與包裝工廠3月已接受大陸海關檢查,正趕忙完善後勤檢疫工作,光是Trung Sulawesi省就登記超過3000公頃符合標準、準備出口的榴槤。

柬埔寨也想分一杯羹,4月剛和大陸簽署議定書,允許榴槤、燕窩、養殖鱷魚出口至大陸,為柬埔寨農業打開外銷大門。

面對強敵環伺,以及大陸愈來愈嚴格的檢疫標準,越南企業壓力極大。業者段文苑(Doan Van Ven)表示,今年過完年後,他們公司仍無法恢復對大陸的出口,因為手續太花時間,通關時間又久,來自大陸的訂單也不斷減少。

越南蔬果協會祕書長鄧福原(Dang Phuc Nguyen)認為,越南的蔬果出口,尤其是榴槤出口到大陸的速度正明顯放緩。今年第一季,大陸只買了逾5億美元的越南農產品、年減31%。

根據報導,越南榴槤檢疫時間長達一週,對品質帶來很大影響。有企業建議,盼將檢測時間縮短3至4天並增加檢疫中心數量,還要和大陸談判,承認越南的檢疫結果,以節省時間與成本。

榴槤 越南

延伸閱讀

麻疹職場群聚再增1例 境外移入3例曾赴越南

麻疹增4例 越南旅遊返國3例 職場群聚擴大 匡列逾400人

在國道車禍身亡建國科大越籍生 來台多年有接單能力

解放軍儀仗隊現身胡志明 越南妹飆中文:老公好帥

相關新聞

越南榴槤恐失去市場?外媒曝「2主因」:價格暴跌

越南榴槤今年以來出口大陸不順,原因是大陸加強檢疫,加上新興的競爭對手如寮國、印尼陸續問鼎大陸市場,使得越南榴槤價格暴跌至...

西伯利亞俳句:蘇聯統治下的立陶宛哀歌

這本圖像小說所講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1939-1945年)與戰後時期,發生在中、東歐的故事。對台灣的孩子們而言,歐洲的這片區域大概宛如月球背面,遙遠且陌生。當時,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經歷了許多苦難。二戰造成的傷害已經夠大了,接著他們又陷入希特勒和史達林兩位獨裁者的深淵,遭遇更多的不幸。

烏茲別克如何誕生:蘇聯的「民族劃界」工程

隨著這次中亞共和國的民族劃界(National Delimitation), 布哈拉與希瓦於1924年正式被併入蘇聯,作為烏茲別克社會主義共和國的一部分。而「突厥斯坦」之名則被移除。雖然「突厥斯坦人」分享著共同的歷史、宗教(伊斯蘭教)與書面語(察合台與波斯/塔吉克文),這些對於民族地位的現代意義而言都是基本要素,但是「突厥斯坦」的概念具有太多的泛突厥關聯。而創建具有強烈突厥性質的小型「蘇維埃共和國」則是對當地的改革者和扎吉德主義分子的讓步,給予他們空間以便發展突厥文化――這當然是在蘇聯的指導之下進行的。1929年,塔吉克社會主義共和國從烏茲別克社會主義共和國當中被劃分出來,而原先為自治省,後來成立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的吉爾吉斯,於1936年成為吉爾吉斯社會主義共和國。

「毒菇牛排宴」釀3死 澳洲婦女遭控「謀殺罪」將受審

澳洲一名婦女被控以食材含有毒菇類的威靈頓牛排謀殺3人,她將於明天接受審判;這起離奇的毒菇奪命案引發全球關注

北歐極地拉普蘭有多熱? 2024夏季創2000年來最高溫

芬蘭氣象研究所28日表示,在氣候變遷的影響下,2024年夏季是涵蓋挪威、瑞典和芬蘭北部的拉普蘭區(Lapland)200...

追隨耶穌之風吹向法國 萬人復活節受洗

大量信徒開始湧入法國各地教堂。根據法國天主教指出,今年復活節主日有超過1萬人接受洗禮,人數是過去20多年來最多的一次。平日若前往已重新開放的巴黎聖母院,更可看到許多信徒排隊等候告解。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