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80歲像50歲!美國「超級老人」研究 曝光長壽記憶力的秘密

2年條款生效!白營7立委明年離任 黃國昌曝「未來規劃」:更重要戰鬥位置

中職/妹妹債主喊還錢 岳東華、岳少華、岳政華發聲明

土耳其飆50.5度!歐盟監測機構:全球經歷有紀錄以來第3高溫7月

歐洲聯盟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科學家今天表示,今年7月是全球有紀錄以來第3熱的7月。圖為西班牙街景畫面。圖/法新社
歐洲聯盟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科學家今天表示,今年7月是全球有紀錄以來第3熱的7月。圖為西班牙街景畫面。圖/法新社

歐洲聯盟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科學家今天表示,今年7月是全球有紀錄以來第3熱的7月,期間土耳其出現攝氏50.5度高溫,是土耳其全國歷來所測得的最高溫度。

路透社報導,雖然全球氣溫創紀錄的情況出現短暫的停歇,但今年7月仍延續極端氣候的趨勢,科學家將其歸因於人為造成的地球暖化。

根據歐洲聯盟(EU)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C3S),今年7月全球地表空氣平均溫度達攝氏16.68度,較1991年至2020年同期的平均值高出攝氏0.45度。

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主任布諾坦普(CarloBuontempo)指出:「以目前狀況來看,自前年7月創下有紀錄以來最熱7月後,近期一連串的全球高溫紀錄暫告一段落。但這不代表氣候變遷已停止,我們在7月仍持續可見全球暖化造成的影響,例如極端高溫和洪災。」

今年7月雖不及最熱及次熱的前年7月與去年7月炎熱,但全球地表平均溫度仍較1850年至1900年高出攝氏1.25度。當時為工業化前時期,人類開始大量燃燒化石燃料,燃燒化石燃料產生溫室氣體是氣候變遷的主因。

此外,2024年8月至2025年7月的12個月期間,全球平均氣溫比工業化前水準高出攝氏1.53度,已超過巴黎協定設定的攝氏1.5度升溫上限。該協定於2016年生效,旨在遏止全球暖化。去年是全球有紀錄以來最熱的一年。

目前全球升溫尚未正式超過攝氏1.5度的上限,該數值

是指跨越數十年的長期全球平均氣溫。但部分科學家認為,全球升溫要維持在這一門檻之下已不再具實際可能性。他們呼籲各國政府加快削減二氧化碳排放,以減少超標幅度,並抑制極端氣候事件的增加。

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自1940年起記錄氣溫,並與最早可追溯至1850年的全球資料進行交叉比對。

高溫 科學家 氣溫 氣候變遷 極端氣候 土耳其

延伸閱讀

威剛7月營收跳增四成達42.61億元 看好某大廠DDR4停產計畫不變

雙雙超市場預期!陸7月出口年增7.2% 進口年增4.1%

川普發言挨轟「土匪」行徑!網勸:執政黨勿送錢給匪國

物價平穩!7月CPI年增1.54% 主計總處:關稅推升通膨有限

相關新聞

控「全球最大毒梟之一」 川普政府祭15億懸賞委內瑞拉總統馬杜洛

美國川普政府7日宣布,提供5000萬美元(約台幣15億元)懸賞金,徵求有助於逮捕委內瑞拉總統馬杜洛(Nicolás Ma...

足球「離別之夏」:亞洲球王孫興慜告別熱刺,十年光輝畫句號

有著亞洲球王美譽的南韓足球國家隊隊長孫興慜,效力英超球隊托特納姆熱刺(Tottenham Hotspur)十年,2025年8月2日他在記者會上宣布離隊,亞洲、歐洲的球迷都為此震驚不已。孫興慜甫在2025年5月以隊長身份帶隊,為熱刺贏得17年來第一座重大冠軍——歐霸足球聯賽(UEFA Europa League)冠軍,這座冠軍也是他個人職業生涯裡第一座在歐洲賽場上捧起的冠軍獎盃,亦正式宣告了孫興慜成為熱刺不可取代的傳奇。

南韓前第一夫人金建希炒股獲利8.1億韓元…檢方認定為共犯而非幫助犯

南韓東亞日報報導,據悉,特檢官閔中基領銜的特別檢察小組,針對金建希違反《資本市場法》等罪名提出的拘票中,指明金建希是共同...

示威聲援遭禁挺巴組織 逾466人遭倫敦警方逮捕

英國倫敦都會區警察局(Metropolitan Police Service)表示,警方今天在一場抗議英國決定取締「巴勒斯坦...

川普宣布推動「中亞─歐洲」新貿易走廊 這國家有望最先受益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他將在群山聳立、地緣衝突頻繁的高加索山南部,開闢出一條命名為「川普國際和平與繁榮路線(TRIPP)」的...

解放軍外強中乾?紐時:軍委高層動盪 習近平犯台底氣不足

紐約時報報導,中國大陸軍力表面上持續壯大,海軍艦艇頻繁遠航,核武庫每年增加約百枚彈頭,對台軍機擾台行動不斷升溫,但是內部...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