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楊柳颱風持續增強「14縣市納陸警範圍」今天影響最鉅、4地慎防大豪雨

解放軍外強中乾?紐時:軍委高層動盪 習近平犯台底氣不足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如圖)7月15日在北京會晤澳洲總理。歐新社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如圖)7月15日在北京會晤澳洲總理。歐新社

紐約時報報導,中國大陸軍力表面上持續壯大,海軍艦艇頻繁遠航,核武庫每年增加約百枚彈頭,對台軍機擾台行動不斷升溫,但是內部卻陷入多年來最大規模的領導層動盪: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7席中有3席疑似空缺,原因包括成員被捕或失蹤,且涉及習近平親自提拔的將領。分析認為,這波人事震盪不僅衝擊解放軍戰備,也關乎習近平的政治安全,進而可能影響北京評估對台動武的時機與意願。

自毛澤東時代以來,軍隊在中國領導人眼中,不僅是作戰力量,也是防範黨內政敵與群眾動亂的最後屏障。美國國防大學資深研究員吳志遠(Joel Wuthnow)指出,習近平是中央軍委唯一的文職領導人,必須依賴將領提供作戰選項與專業判斷,「如果他無法確信這些人誠實、專業且有能力,我認為他的戰爭意願會下降,因為他無法確定結果」,即使只是少數貪腐或管理不善,也足以侵蝕雙方的信任。

紐時報導引述知情人士稱,中央軍委第二號人物何衛東已從公開活動中消失,疑遭調查;主管政治工作的上將苗華則因「嚴重違紀」被查。兩人皆是在習近平領導下快速晉升的重要將領。華府智庫「詹姆斯敦基金會」統計,自2023年以來,至少20多名解放軍高層與軍工企業主管被查。

美國國防部前助理部長瑞特納(Ely Ratner)分析,這波整肅「可能影響官僚體系運作,並引發高層對解放軍戰備更廣泛的懷疑」。

習近平為解放軍設定2027年現代化目標,部分美國官員推測,這也是北京具備攻台能力的時間點。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傅泰林(M. Taylor Fravel)分析,高強度軍事行動,如渡海登陸或封鎖台灣,尤其在美國可能介入的情況下,「都會因這些高層問題而在一段時間內受到影響」。

不過傅泰林也警告,若習近平認為對台動武是必要的,「他很可能不會因指揮層缺口而猶豫」。

儘管軍中動盪,習近平仍頻頻展現對外軍事強硬,包括雙航母在西太平洋演訓、洲際導彈試射等,並計畫9月在北京主持大型閱兵,藉二戰勝利80周年強化軍權象徵。美國海軍戰爭學院教授艾瑞克森(Andrew S. Erickson)指出,「沒有任何跡象顯示中國海軍行動延遲或縮減」。

解放軍 習近平 美國國防

延伸閱讀

川習會有譜? 大馬首相:兩人將出席10月東盟峰會

美對台政策嚴重倒退!美國防前官員:川普重建威信 需承諾保衛台灣

川普:若美中沒達成貿易協議 就不會和習近平會面

不滿印度購買俄國石油 川普:擬24小時內大漲關稅

相關新聞

殘忍以色列!巴勒斯坦難民被迫二度流亡

二度流亡的巴勒斯坦難民:《邊境風暴》與75年未解的人道問題

半島電視台夏立夫之死:以色列鎖定殺害新聞記者,國際媒體哀悼的加薩危機

半島電視台的記者夏立夫(Anas al-Sharif)在2025年8月10日於加薩遇害身亡,引發國際新聞媒體的關注。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在8月7日宣布將全面攻佔加薩,3日後便對加薩城發動猛烈攻擊。這一波攻勢中,就有5名半島電視台記者不幸死亡,其中一名就是夏立夫。然而面對新聞記者遇害一事,以色列軍方反過來指控「夏立夫曾領導哈瑪斯旗下恐怖小組」,但以軍並未提出任何證據,因而遭人權團體與聯合國的譴責。半島電視台抨擊,以軍鎖定記者殺害、壓制新聞自由,時至現今8月12日,包括半島電視台在內的各家新聞記者,陸續在網路社群上追悼夏立夫和其他死去的新聞工作者們。

美網紅稱法國第一夫人是男的!馬克宏夫婦聘人挖底細 跨海提告來真的

法國總統馬克宏與夫人布麗姬7月在美國對網紅兼播客主持人歐文斯(Candace Owens)提告誹謗,律師團隊聘請調查員進...

當難民二度流亡:《邊境風暴》與75年未解的人道問題

在回到家園的情況渺茫,收容國態度又曖昧不明的情況下,部分巴勒斯坦人被迫二度踏上逃難的旅程,去尋找另一個可以安身立命之地。這就是近期上映電影《邊境風暴》(To a Land Unknown)所探討的面向:那些流亡於歐洲的巴勒斯坦難民。

台灣邦交國加1?美媒:這國3因素可能恢復與台建交

宏都拉斯將於11月舉行總統大選,多位反對派候選人公開表態,若當選將恢復與台灣的邦交。若成真,這將是台灣近20年來首次新增...

跟進法英加!澳洲宣布將正式承認巴勒斯坦國 紐西蘭也在考慮

路透報導,澳洲總理艾班尼斯(Anthony Albanese)11日表示,澳洲將在9月聯合國大會承認巴勒斯坦國,並重申在...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