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再有「剴剴」 立委盼兒托法修法考量家外安置特殊性

兒虐致死剴剴案後,外界關注「不適任」保母,政府也推動《兒童托育服務法》修法,目前草案已通過行政院審查,後續將送交立法院審議。立委陳培瑜提醒,家外安置兒少的特殊性,應該納入修法考量。居托保母雖有接受基礎知能培訓,但托育中心訪視員缺乏相關訓練,對安置兒少風險辨識與照顧狀況的評估能力不足,擔心「漏接」。
立法院社福及衛環委員會今針對「病人自主權利法修法」進行詢答。陳培瑜表示,安置兒少通常來自原生家庭功能不全,多數身心受創、照顧難度高,卻可能被轉介至居家托育服務,並未充分揭露背景與照顧需求。
她指出,居托保母雖有接受基礎知能培訓,但托育中心訪視員則缺乏相關訓練,對安置兒少的風險辨識與照顧狀況的評估力仍有不足,若未及時發現高風險個案,恐造成「漏接」,錯失受到不當對待的案例。
「我們應該從剴剴案學到教訓」,陳培瑜說,安置兒少不應該一體適用,她建議,托育人員資格審查應比照寄養家庭,以家庭成員為評估對象。
社家署科長洪偉倫表示,建議將納入討論。對於不適任保母監管,草案針對不當對待依違反情節分為重大和輕微。洪偉倫說,將制定子法並培訓調查人員,訂定準則與規範,讓第一線工作人員有更明確的依據可循。
草案也涉及保母薪資與托育費用調整機制。陳培瑜質疑,目前由地方各自訂價,造成縣市落差顯著,「高雄六年調三次,馬祖六年都未調漲」,恐打擊保母留任意願。洪偉倫回應,未來中央將統一訂定保母收費項目與原則,費用金額則將依照各地物價指數由地方制定。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