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經院指美國無施壓韓國升值僅是「談匯率」?網轟:鴕鳥心態大爆發

韓國央行談「匯率接觸」爆爭議…中經院急澄清:非施壓,是對話。記者黃仲明/攝影
韓國央行談「匯率接觸」爆爭議…中經院急澄清:非施壓,是對話。記者黃仲明/攝影

韓國央行才剛鬆口美方「談匯率」,台灣中經院就急跳出來澄清「原文被媒體誤譯」,強調美國未必是施壓,只是在進行討論。不過,網友完全不買帳,痛批這根本是「政治正確式的洗地文」,還酸說「duck不必」、「講白話會被報復嗎?」

近日媒體引述韓聯社報導,指出南韓央行行長李昌鏞證實美方向亞洲國家施壓要求貨幣升值,引發熱議。不過台灣中經院院長連賢明在臉書發文澄清,稱媒體標題與原文內容有所出入,原文其實只是「談論匯率」,還沒明確表達美國有具體要求。

連賢明也補充,美國是否真正施壓尚未確認,強調若台灣真有升值共識,央行應該早已大動作介入,不會像現在這樣「手足無措」。他甚至反問:「怎麼這次一點都不像過去央行的神勇作為?」

網友爆炸質疑替政府洗地「duck不必」、「洗地洗半天,最重要的是最後一段不能講白話吧」、「講白話會被美國報復?這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談匯率不代表施壓?那關稅就真的會高一點囉」、「說好的神勇央行呢?這次怎麼沒動作」。

許多人點破矛盾「如果美國都沒有壓,那為什麼韓國央行不敢講清楚」、「真的沒施壓,那怕什麼報復?」、「不確定美國是要強勢還是弱勢美元?這根本是閃躲」。

也有人強調要根據事實「大家都直接去看韓聯社原文了,不用再靠媒體翻譯」、「有說談匯率了還說沒施壓,這邏輯怪怪的吧」。

中經院這次的澄清,非但沒有平息市場疑慮,反而引來更大反彈。畢竟民眾的問題不是「媒體有沒有誤譯」,而是:台幣為什麼會這麼升?央行為什麼這次這麼安靜?

面對可能來自美方的升值壓力,若政府與央行選擇「模糊處理」、拒絕對話、閃避問題,只會讓人民更懷疑背後是不是已經交換了什麼條件。

比起洗地式安撫,誠實面對問題、說實話,才是最基本的溝通誠意。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

台幣匯率 溝通 美國 貨幣

延伸閱讀

00687B崩到直接破底?網嘆均價31.88元「套牢25張」:攤平或換美元

00878持有1200張靠股利退休…本次預估領56萬!不敗教主:非常悠哉

韓國承認美國施壓升值!網氣炸:政府說謊成性、何時大罷免賴清德?

謝金河信心喊話「台幣沒這麼弱」網:訊號來了、國師洗地

相關新聞

美國沒施壓升值…單純壽險、禿鷹、進口商導致?他斷言:那就是央行失職

近日韓國央行總裁李昌鏞談到匯率政策時,引發「美國是否施壓升值」的爭議。有些媒體報導指稱「只是關心非施壓」,但在台灣PTT股版上,鄉民們早已火力全開,用K線實證開轟:「你有眼睛自己看!」 有網友翻

川普預告加徵藥品關稅!他質疑是「為了備戰」 網憂未來連藥都吃不起

美國前總統川普5日預告,計畫在未來兩週內對進口藥品加徵新一輪關稅,此舉不僅延續其強硬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更引發外界對其「戰備型經濟」思維的關注。川普強調:「我們不希望從其他國家購買藥品,因為如果我們陷入戰爭,我們希望能自給自足。」PTT網友認為,川普此番言論意即為將來將來可能發生的戰爭備戰,但多數網友卻不相信川普,質疑他若一意孤行,後果只會導致美國人連藥都吃不起。

中經院指美國無施壓韓國升值僅是「談匯率」?網轟:鴕鳥心態大爆發

韓國央行才剛鬆口美方「談匯率」,台灣中經院就急跳出來澄清「原文被媒體誤譯」,強調美國未必是施壓,只是在進行討論。不過,網友完全不買帳,痛批這根本是「政治正確式的洗地文」,還酸說「duck不必」、「講白

台幣匯率飆升將發生什麼事?受惠與受害概念股有這些

相信投資人都有注意到,上週台幣發生的「罕見事件」,5月2日,新台幣兌美元單日暴漲近1元、漲幅高達3%,創下自1993年央行有公開紀錄以來最大單日升幅。 然而究竟為甚麼會發生這種事情?這不只是新聞上的

央行壓低台幣⋯忽視台幣被長期低估?他質疑:裝傻還故意的

近期台幣快速升值,引發網友直言批評台灣央行長期操控匯率、刻意壓低台幣,以維持出口競爭力,卻同時大量持有美元與美債,質疑「央行不知道台幣被長期低估嗎?是裝傻還是故意的?」但也有人不認同,並指出此次台幣急升是受到地緣政治風險影響。

中國跪了?「同意與美方接觸」 市場秒解讀:今天台股井噴

連日來都是美方單方面喊話,終於!中國商務部今(7日)清晨罕見主動發聲明表示:「同意與美方進行接觸」,並確定副總理何立峰將在5月9日至12日與美國財長貝森特會談。此舉被視為貿易戰轉折點,網友炸鍋直呼:「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