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中經院指美國無施壓韓國升值僅是「談匯率」?網轟:鴕鳥心態大爆發

韓國央行才剛鬆口美方「談匯率」,台灣中經院就急跳出來澄清「原文被媒體誤譯」,強調美國未必是施壓,只是在進行討論。不過,網友完全不買帳,痛批這根本是「政治正確式的洗地文」,還酸說「duck不必」、「講白話會被報復嗎?」
近日媒體引述韓聯社報導,指出南韓央行行長李昌鏞證實美方向亞洲國家施壓要求貨幣升值,引發熱議。不過台灣中經院院長連賢明在臉書發文澄清,稱媒體標題與原文內容有所出入,原文其實只是「談論匯率」,還沒明確表達美國有具體要求。
連賢明也補充,美國是否真正施壓尚未確認,強調若台灣真有升值共識,央行應該早已大動作介入,不會像現在這樣「手足無措」。他甚至反問:「怎麼這次一點都不像過去央行的神勇作為?」
網友爆炸質疑替政府洗地「duck不必」、「洗地洗半天,最重要的是最後一段不能講白話吧」、「講白話會被美國報復?這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談匯率不代表施壓?那關稅就真的會高一點囉」、「說好的神勇央行呢?這次怎麼沒動作」。
許多人點破矛盾「如果美國都沒有壓,那為什麼韓國央行不敢講清楚」、「真的沒施壓,那怕什麼報復?」、「不確定美國是要強勢還是弱勢美元?這根本是閃躲」。
也有人強調要根據事實「大家都直接去看韓聯社原文了,不用再靠媒體翻譯」、「有說談匯率了還說沒施壓,這邏輯怪怪的吧」。
中經院這次的澄清,非但沒有平息市場疑慮,反而引來更大反彈。畢竟民眾的問題不是「媒體有沒有誤譯」,而是:台幣為什麼會這麼升?央行為什麼這次這麼安靜?
面對可能來自美方的升值壓力,若政府與央行選擇「模糊處理」、拒絕對話、閃避問題,只會讓人民更懷疑背後是不是已經交換了什麼條件。
比起洗地式安撫,誠實面對問題、說實話,才是最基本的溝通誠意。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