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央行壓低台幣⋯忽視台幣被長期低估?他質疑:裝傻還故意的

近期台幣快速升值,引發網友直言批評台灣央行長期操控匯率、刻意壓低台幣,以維持出口競爭力,卻同時大量持有美元與美債,質疑「央行不知道台幣被長期低估嗎?是裝傻還是故意的?」但也有人不認同,並指出此次台幣急升是受到地緣政治風險影響。
一名網友在PTT發文指出,自前總裁彭淮南時期即有「彭淮南防線」傳聞,意指央行在人為維持新台幣匯率區間。他提及暢銷書《致富的特權》,內容揭露央行長年壓抑匯率來支撐出口,卻可能讓民眾的實質購買力遭到掏空,直言「遲早會爆」。
此番言論在PTT引發網友激辯。部分網友認同其說法,認為台灣央行靠匯率干預挹注財政、壓低薪資與購買力,甚至影響房價與貧富差距。有網友直指「長期打類固醇,今天症狀一次爆發」,也有人質疑央行手握大量美元資產,反而在台幣升值時蒙受損失。
但也有不少網友反駁,強調全球主要央行多有操作匯率,並非台灣獨有現象,直言「出口導向國家當然不可能放推貨幣」、「哪國央行不干預匯率的?」、「有低估嗎,不是地緣政治風險外資卯起來賣嗎?」另有人指出,匯率操作能穩定物價與就業,對經濟發展仍具正面貢獻。
更有人認為,近期台幣升值速度過快,正是過去長期壓抑升值的「反噬」,並指出此波變動恐因應對美國政治壓力與經濟談判需求。一位網友指出:「以前27元時還能硬壓到32元,現在美國不忍了,硬要我們恢復幣值。」
此外,雖有不少網友呼籲檢討央行政策,但也有人提醒,不應以簡化的角度解釋複雜的總體經濟問題,「不是白痴想的那麼簡單」,且台幣升值對出口商、內需民生、市場信心皆有不同層面衝擊,不能僅從匯率單一因素看待。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