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德隆事件」…高槓桿產業每十年就有一次危機 巴菲特9個字示警

柏基投資研究每十年中表現最好(前兩百家)與表現最差(後兩百家)的上市公司之間的差異,研究涵蓋一九五〇到二〇一九年共二萬六千二百八十五家企業。
這項研究雖然無法用於直接選股,但可以幫助我們了解業績良好與業績不佳公司的特徵,進而使我們規避表現最差的公司。股票市場中報酬率最差的公司有以下特點:
高槓桿雖然能帶來高報酬,但也會伴隨加倍的風險。高槓桿的產業(房地產、金融等)幾乎每十年就會有一次危機,這是產業特性的問題。
很多企業透過借貸或其他形式的融資來增加資本使用率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槓桿太高可能會反噬企業的發展。
「德隆事件」的問題顯示高槓桿操作的高風險,金融控股公司的模式(信託公司融資收購上市公司,將上市公司市值做大,再以股票質押融資進而繼續收購等)和今天很多出問題的公司(中國明天控股公司、中國先鋒集團等相關企業)模式如出一轍。
槓桿操作是非常危險的遊戲,一旦碰上信貸緊縮將無以為繼。
二〇一五到二〇一八年,許多企業的創辦人為了讓企業發展得更好,選擇將股票質押後進行收購。
但不幸的是,二〇一八年,中國發布的資產管理業務規範《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公布(根據西方經濟學界分析,這類似一次小型的信貸緊縮),影子銀行信貸規模緊縮三兆到四兆元人民幣,最後導致不少人被強制平倉。
在股市中,一旦一檔股票的價格下跌一〇%,質押放貸機構可能就會賣出質押股票,大量賣出股票會使股價持續暴跌。
許多企業家在經歷這樣的操作後,公司股價暴跌九〇%,最後一無所有。
(本文出自《投資的底層邏輯》作者:陳超)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