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高風險家暴加害人增電子監控 立委提案比照性侵嚴管

川普提前宣布輸美半導體關稅:擬課徵100%稅率

政院今討論重建條例 賴總統:提高預算規模

行政院政委兼雲嘉南災後復原前進指揮所指揮官陳金德(左)表示,行政院版「丹娜絲颱風及728豪雨災後復原重建特別條例」草案,架構已經初步完竣。記者蘇健忠/攝影
行政院政委兼雲嘉南災後復原前進指揮所指揮官陳金德(左)表示,行政院版「丹娜絲颱風及728豪雨災後復原重建特別條例」草案,架構已經初步完竣。記者蘇健忠/攝影

行政院會今天將討論政院版「丹娜絲颱風及728豪雨災後復原重建特別條例」草案,政務委員陳金德昨表示,內政部、經濟部、農業部及交通部都提出需求,初步完成架構,特別預算金額還在整理,今將在院會提出。

身兼民進黨主席的賴清德總統昨在民進黨中常會表示,他和行政院長卓榮泰多次到中南部勘災,了解實際所需,會提高重建特別預算規模,讓民眾生活早點回歸正軌。

雲嘉南災後復原前進指揮所昨移師嘉義縣舉行工作會議,陳金德與縣長翁章梁宣布,嘉義各項住宅修繕與拆除措施,全面比照台南市標準辦理,包含低收入與中低收入家庭受損民宅修繕經費由政府全額負擔。

陳金德昨也宣布加碼支援台南3.5億元,協助清理災後廢棄物;南市府提供災屋媒合維修後續保固2年。截至前天,台南已洽定133家廠商投入災區修繕,民眾登記媒合共842戶,媒合中504戶、完成簽約47戶、施工中6戶,其中,安南區今有1戶動工,屋主黃姓男子對能順利媒合廠商修繕相當感謝。

陳金德指出,丹娜絲颱風造成嘉義、台南不少房屋屋頂、牆壁受損,多數是老舊房屋,台南申請復原慰助金的近2萬戶,嘉義縣市也達6000戶左右,還在陸續申請中。至於去化石綿瓦,原核定7.9億元,但看起來還不夠,將納入特別條例。另因修復工程需求量大,找不到工人、材料也有哄抬現象,為鼓勵營造工班願意進入災區施工,也提供1.5萬到3萬元的上工獎金。

陳金德說,屏東、高雄和雲林等同受風災影響的縣市,行政院將公告適用特別條例的災區,估計特別條例的施行期間約2至3年,最後以立法院通過的條文為準。

台南市長黃偉哲昨赴市議會專案報告丹娜絲颱風災害的因應對策及處理情形,卻由工務局長陳世仁全場說明,引起議員不滿,質疑黃偉哲不是指揮官嗎?怎未親自報告?市議員陳昆和直批市府救災過程荒腔走板,未能在第一時間投入救災。黃偉哲說,尊重議員的意見。

議員沈家鳳說,災後溪北幾乎停電、斷訊,里長廣播沒有不斷電系統,連警政單位、區公所都停電,導致災情通報延後、狀況不一等問題頻傳,是造成這次各局處進駐協助救災「落後很大拍」的因素,要求市府檢討。

黃偉哲 陳金德 陳昆和 賴清德 翁章梁 石綿瓦 卓榮泰 丹娜絲颱風

延伸閱讀

風災後復建標準 嘉義修繕補助措施比照台南

5所大學工班加入 台南加速媒合災區房屋修繕

災後暖心行動!台南災屋媒合修繕 可享2年保固服務

丹娜絲颱風重創台南 藍綠議員齊轟市府救災延誤

相關新聞

政院今討論重建條例 賴總統:提高預算規模

行政院會今天將討論政院版「丹娜絲颱風及728豪雨災後復原重建特別條例」草案,政務委員陳金德昨表示,內政部、經濟部、農業部...

災後棄置光電板 流出紅色油汙

丹娜絲颱風過後1個月,南部災害仍未復原,民眾黨立法院黨團總召黃國昌昨舉行記者會,批民進黨政府救災荒腔走板,被吹壞的光電板...

綠委批漁電共生缺陷 災害無電可用

丹娜絲颱風重創南部地區,台南七股沿海重災區更停電長達一周,漁業災損高達5.3億元,暴露「漁電共生」制度性缺陷。民進黨立委...

每逢大雨台鐵屏東車站屋頂漏潑水 明年設13座遮雨棚

屏東縣下了近一個月的大雨,台鐵屏東車站屋頂漏水飽受批評,立委鍾佳濱服務處今下午與台鐵南區營運處共同會勘盤點月台漏水位置,...

高雄桃源區交通仍中斷明日停班課 寶來二橋受損嚴重單向管制

受連日豪大雨影響,高雄市桃源區聯外道路寶來二橋受損嚴重,目前仍維持單向管制通行,預計明天要繼續搶修,為加快復原工作及維護...

減輕災民經濟與交通壓力 高雄旗山醫院啟動免掛號費及快速通關就醫服務

高雄728豪雨重創山區,部落道路坍塌、交通中斷,部分地區通行仍受限,災民生活與就醫都陷入困境。衛福部旗山醫院體恤偏鄉災後...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