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選會沒收反廢死公投 李彥秀:台灣民主國恥日

國民黨立委李彥秀。記者林俊良/攝影
國民黨立委李彥秀。記者林俊良/攝影

中選會今決議立法院通過的反廢死公投非屬「重大政策之創制或複決」,礙難辦理公民投票,而核三延役公投則於823投票。國民黨立委李彥秀說,今天是台灣民主政治的國恥日,更是中選會自甘墮落的沉淪日,至於核三延役公投的部分,在野黨會進行宣傳動員,用直接公投與人民的力量導正民進黨僵化而落後的意識形態。

針對中選會決議駁回反廢死公投,僅核三延役公投可於823投票,李彥秀表示,這不僅是完全不能接受的結果,更加證明中選會作為獨立機關不僅違法亂紀,更自我沉淪甘為政黨鷹犬。

李彥秀表示,早在三月底,「反廢死」公投逕付二讀前,中選會主委李進勇就公開表示「(反廢死公投)邏輯自相矛盾,即便通過也沒辦法發生效力。」中選會為「委員制」,李進勇未審先判,早已宣判「反廢死公投」死刑,今天委員會審議結果一點也不讓人意外,更作實了李進勇只是政黨的馬前卒,不僅失職更是失格。

李彥秀指出,依據「公投法」的規定與精神,立法院認有提出公民投票之必要者,經院會通過交由主管機關辦理公民投票,不適用各階段的連署規定。因此中選會並沒有審查權,今日決議不辦理,已經明顯逾越公投法「通過後交由主管機關辦理公民投票」的規定。

李彥秀說明,「公投法」第1條開宗明義即表示「確保國民直接民權之行使」,立法院將「重大政策」進行全國公民投票,這就是民主政治以及直接民權最核心的精神,中選會不能以審查為名,實際以政治手段干預人民行使直接民權。黨同伐異的中選會,讓符合民進黨價值的才是更大的民主,與民進黨不同的多元意見,卻只能被迫噤聲。

李彥秀表示,今天是台灣民主政治的國恥日,更是中選會的自甘墮落的沉淪日,號稱民主進步的政黨,因為害怕進行公投,因為害怕面對民意而沒收人民的基本權利,不僅坐實「鳥籠公投」的批評,更讓中選會獨立機關的風骨蕩然無存。

李彥秀強調,最新民調顯示,高達55.0%民眾表示贊成立法院修法換照重啟核電,8月23日「核三持續運轉公投」,就是對於民進黨錯誤能源政策的「不信任投票」,更是國家整體戰略安全的一次重大選擇,在野黨當然會提出「核能選項」的意義與論述,並且進行宣傳動員,用直接公投與人民的力量導正民進黨僵化而落後的意識形態。

中選會今天召開第616次委員會議,會後舉行記者會,由中選會主委李進勇(中)主持,宣布通過核三重啟公投。記者邱德祥/攝影
中選會今天召開第616次委員會議,會後舉行記者會,由中選會主委李進勇(中)主持,宣布通過核三重啟公投。記者邱德祥/攝影

核三廠 廢死 公投

延伸閱讀

中選會封殺反廢死公投 王鴻薇:李進勇打臉賴清德嗎

籲公投案依法行政 王鴻薇:李進勇別打臉賴清德更大的民主

民調指過半民眾挺核電 李彥秀:民意不在賴清德那邊

賴清德邀聽國安簡報 李彥秀:在野黨早就喊超過一年

相關新聞

反廢死公投遭中選會封殺 藍批綠民主殺手

立法院日前通過「反廢死」、「核三重啟」公投案,依公投法規定,今年公投日為八月廿三日,公民投票日九十天前應公告相關事項。中...

新聞眼/中選會沒收公民權 「太上皇」機構超越國會

今年是人民展現直接民意的「公投年」,也是賴清德總統口中所說「更大的民主」的關鍵時刻。但立院提出兩大公投案,中選會只通過了核三重啟公投,卻推翻反廢死公投案。中選會沒收人民公投權,猶如超越國會的太上皇機關。

駁回立院反廢死公投 學者:中選會惹出重大政治爭議

中選會決議駁回反廢死公投案,學者表示,公投法並未規定中選會對立法院交付的公投案有無准駁之權,中選會介入決定,恐帶來重大政治爭議,令外界再次質疑中選會的獨立性。而政府決定放行核三延役公投,則顯示賴政府對非核家園的態度開始鬆動。

反戒嚴、移轉投票 國民黨團放棄今年公投

立法院日前通過反廢死、核三延役公投案,目前仍有反戒嚴、移轉投票公投案尚未處理。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昨日未將此列入議程並批綠營冗長發言杯葛,導致議事受延宕,對民進黨害怕公投深感遺憾;民進黨團幹事長吳思瑤則酸藍,自知無正當性、作賊心虛。

中選會拍板不辦反廢死公投 許宇甄:台灣走向威權深淵

中選會今決議立法院通過的「反廢死公投」非屬「重大政策之創制或複決」,礙難辦理公民投票;「核三延役公投」則定於8月23日投...

反廢死公投遭封殺 張啓楷:中選會憑什麼剝奪人民權利

中選會今決議立法院通過的「反廢死公投」非屬「重大政策之創制或複決」,礙難辦理公民投票,至於「核三延役公投」則定於8月23...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