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相對論/當綜藝界教父遇上政壇馬景濤…王偉忠、黃國昌 說男人的委屈

沙國大單推動Nvidia上揚 美股史指收復今年所有跌幅

別再有下一個剴剴 民團:補足人力、落實訪視

台北地院13日判處涉凌虐1歲男童剴剴致死的劉彩萱無期徒刑、劉若琳18年徒刑。圖為凱道「終結兒虐,陪你長大」大型集會畫面。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北地院13日判處涉凌虐1歲男童剴剴致死的劉彩萱無期徒刑、劉若琳18年徒刑。圖為凱道「終結兒虐,陪你長大」大型集會畫面。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剴剴案引發社會關注,如何避免下一個孩子再犧牲?彭婉如基金會居家托育部組長李庭欣表示,若要有效預防憾事,關鍵仍在訪視輔導制度是否真正落實;勵馨基金會執行長王玥好則強調,前端的防治工作,比後端加重懲處來得更重要。

王玥好表示,加重刑罰,宣示性意義大,但如果施虐者沒有自我管控能力,即便刑罰拉高至死刑,當下照樣會施加暴力虐待。建議應透過評估、訪視機制把關,及時發現兒少被虐待的徵兆。

李庭欣說,真正能預防風險的不是制度寫得多漂亮,而是實際執行時,訪視人員是否有辨識危機的能力。但現實中,訪視人員工作壓力沉重,一人平均負責多達六十案保母,還要處理行政文書事宜,辦理在職教育,執行宣導任務等,政府去年雖提高訪視頻率,卻沒補足基層人力,導致制度施行成效受限。

李庭欣也提到,訪視工作人員常面臨保母的敵意,例如「你沒生過小孩,憑什麼教我?」這類質疑讓訪視現場常陷入對立,加上高工時與低待遇,人力流動率居高不下。若無法讓輔導員穩定留任,就難以累積托育風險辨識的敏感度。

台灣兒童權益聯盟秘書長林慧華說,對於惡意傷害孩子的人,重判當然有其必要。不過現行法律對於凌虐、不當對待的定義不明確,導致大家對行為定義跟理解不一致,進而影響判決輕重,應優先處理刑法、兒少權法對虐待的定義,其次是建立大家對兒童人權的意識。

衛福部社家署副署長張美美說,剴剴案發生後,已將訪視次數由四次提高至六次,○至二歲、發展遲緩、出養及家外安置等三類全日托兒童,以及長期收托三位兒童以上、三個月內曾有不當對待但未達違法保母,則列入加強訪視對象,並將兒虐辨識教育訓練,納為常態性訓練,增補一○二位行政人手,讓居托中心訪視員專注於訪視業務。

保母 剴剴案

延伸閱讀

防剴剴案重演 衛福部修法強化托育訪視、兒虐辨識

剴剴案宣判…惡保母姊妹再爆涉虐2童 王婉諭籲三讀兒童托育服務法

剴剴受虐致死遭批「政府許可」 衛福部回應:兒虐納入常態訓練

剴剴案保母遭判無期徒刑 侯友宜發聲:傷害孩子從重究責

相關新聞

剴剴案專家證詞迫認罪 保母姊妹重判無期、18年刑

一歲十個月大男童「剴剴」遭保母劉彩萱、劉若琳姊妹虐死,台北地方法院國民法官法庭昨依「成年人故意對兒童施以凌虐而妨害自由因...

剴剴案重判 外婆委任律師:嚴厲警告潛在虐童者

涉嫌虐死男童剴剴的保母劉彩萱昨被判無期徒刑,妹妹劉若琳判十八年徒刑,儘管法院判決和檢方求刑一致,但仍讓親友遺憾「判得太輕...

觀察站/重判不只體現社會期待 杜絕制度悲劇才是真交代

國民法官審理剴剴案,重懲保母,檢察官善用民氣說服合議庭採信保母的罪與惡,矚目案件判重刑,排解了司法民怨,但更多不公義的司...

剴剴磨牙掉齒?自撞自摔?圖解醫師破解惡保母姊妹辯詞

1歲10個月大男童「剴剴」遭保母劉彩萱、劉若琳姊妹凌虐案,國民法官法庭密集開庭10天,多名專家證人到庭證述,證詞迫使劉彩萱認罪。台北地院13日宣判,劉彩萱、劉若琳姊妹「以虐取樂、惡性重大」,分別判無期徒刑、18年。可上訴。

【總編開箱】虐兒保母重判無期 社安網能否接住下一個剴剴?

一歲十個月大男童剴剴遭合格保母虐死,衛福部等相關單位雖做了「補破網」措施,但顯然仍不夠,否則就不會有成千上萬的「媽媽」走上街頭。法院13日重判施虐保母無期徒刑,有人認為重刑才能抑制非法,但其實前端的預防遠比事件發生後的處罰更重要,政府花數百億元建構「社會安全網」仍漏接無辜幼童,社工人力、訪視品質與頻率都是社安網應補救的系統性缺失。

審判長:2保母以虐取樂 惡性重大

台北地院審理保母劉彩萱、劉若琳姊妹虐死剴剴案,重判劉彩萱無期徒刑,重判劉若琳有期徒刑十八年;合議庭審判長林鈺珍宣判時,簡...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