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范瑋琪曝大S臨終「拔掉呼吸器」1舉動被網友罵翻!

雷雨影響…松山機場上午一度暫停起降!2架次航班受影響

想放大勞退金?除了多提撥 還可考慮「晚點領」

藍白法案通過!今年起新增5天假 綠批討好式立法救罷免

立法院昨表決大戰,藍白「還假於民」法案昨三讀通過,今年起新增五天假,為教師節、光復節、行憲紀念日、小年夜,以及五月一日勞動節全國放假。記者曾吉松/攝影
立法院昨表決大戰,藍白「還假於民」法案昨三讀通過,今年起新增五天假,為教師節、光復節、行憲紀念日、小年夜,以及五月一日勞動節全國放假。記者曾吉松/攝影

蔡政府時期砍七天假,藍白力推「還假於民」,立法院昨天上演表決大戰,最終三讀通過國民黨團、民眾黨團「四加一」版本的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今年起新增五天假,分別是九月廿八日教師節、十月廿五日台灣光復暨金門古寧頭大捷紀念日、十二月廿五日行憲紀念日、明年小年夜及五月一日勞動節全民放假。

卓揆對調整感到遺憾

行政院長卓榮泰昨接受中央社專訪時指出,對此次放假日調整感到遺憾,但他沒有反對增加假日,像是勞動節和春節就絕對可以討論,不過外界一方面說要支持產業,卻又大幅度增加假日,讓他高度懷疑是否詢問過產業意見,恐成立法上比較大的疏漏。

至於是否提出覆議,行政院方面則說,目前沒有進一步後續說法。

國民黨本會期力推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草案立法,立法院會昨對此進行表決,國民黨要求記名表決,最終參與表決的民進黨五十席立委全數投下反對票,藍白則以五十七票贊成通過。

逢例假日應予補假

三讀條文也明定,原住民族歲時祭儀,由現行原民會公告放假一天,改為由原住民依其族別歲時祭儀擇定三日放假。此外,立法院三讀後總統府公布立即實施。紀念日及節日的放假日逢例假日者,應予補假。

今年教師節適逢周日、光復節則是周六例假日,人事行政總處表示,將會重新修定下半年度行事曆,納入年底前新增的教師節、光復節及行憲紀念日等三天假。換句話說,今年教師節、光復節有望補假。明年農曆初四逢周五,人事行政總處說,如何調整放假將再蒐集意見,於明年辦公日曆表公告。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昨表示,當年說勞工是「心裡最柔軟的那一塊」的民進黨,現在卻站在勞工對立面、全力杯葛法案。「我們不怕對抗,更不會退讓」。民眾黨表示,民進黨政府長期打壓勞工、收回七天假,還要人民無條件做功德,民眾黨絕對不再縱容民進黨漠視勞權。

民進黨團幹事長吳思瑤表示,國民黨為救罷免,用討好式立法挽回民意。

內政部稱,立院表決通過增加五天放假日,除影響各行各業甚廣,對於委員會討論納入之彰顯民主多元價值與凝聚台灣社會的紀念日,像是代表突破威權統治的「總統直選紀念日」與「白色恐怖記憶日」等未能入法,表示遺憾。

還假於民

延伸閱讀

民進黨反對還假於民 朱立倫:昔喊心裡最軟今全力杯葛

教師節、光復節補假有譜 明年過年如何補班將再討論

教師節、光復節變三天連假有懸念 人事總處:需研議會商

教師節放假的意義? 教師:尊師重道比放假更重要

相關新聞

恢復光復節林宜瑾批噁心 網友諷:大罷免大成功 再砍光勞工假

立法院昨三讀通過修法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民進黨立委林宜瑾在臉書稱,最令人作嘔的是藍白要求台灣人陪他們慶祝台灣光復,「你...

勞工爭假的背後 是對政府無能解決低薪的反撲

9日聯合新聞網點閱率最高的新聞前兩則,都跟勞工放假有關,這則「喬好了! 還假於民下午三讀 今年起教師節全民放假」一文於中午上線後,點閱率瞬間突破10萬,不到半天即達30萬,第二高的則是「確定了 今年起教師節、光復節、行憲節、小年夜、勞動節全民放假」也有20多萬的點閱。民眾對於多放假的期盼,背後透露了甚麼訊息?

綠委全反對增國定假 勞團:執政黨傷害勞權

勞團爭取歸還國定假日近九年,昨天終於討回了四加一天。台灣工人鬥陣總工會、尊嚴勞動修法聯盟說,這是台灣自主勞工運動奮戰的成...

新聞眼/顧產業?順民意? 民進黨很尷尬

民進黨過去在野時期,提出諸多改革法案,等到綠營中央執政後,才發覺「當家不容易」,紛紛推翻自己當年主張。蔡政府時期大砍七天...

多5天國定假 服務業挑戰大

立法院三讀通過增加五天國定假日,三三會理事長林伯豐表示,工商界予以尊重,但「多放五天假,企業的營運成本一定會增加!」中華...

藍白法案通過!今年起新增5天假 綠批討好式立法救罷免

蔡政府時期砍七天假,藍白力推「還假於民」,立法院昨天上演表決大戰,最終三讀通過國民黨團、民眾黨團「四加一」版本的紀念日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