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央行每年撥盈餘 挹注資金池
依中央銀行法規定,因匯率變動的未實現評價盈虧不列入央行年度損益,是列入資產負債表「兌換差價準備」。央行每年都會在盈餘裡撥出一筆「兌換損失準備」,做為未來沖抵匯損用的存糧。
金融圈主管說,新台幣升或貶有各項原因,要有健全財務就要有這種準備帳戶的作法;長期來看台幣有起有伏,匯兌利得或損失可藉此平衡掉,去年留下的遞延損失,在未來有盈餘提存或再有貶值時就可回沖。
央行外匯局局長蔡烱民表示,央行持有龐大外匯部位為了執行貨幣政策,若有外匯兌換的損失或利益,會用準備項目,在資產負債表進行調節,當有匯兌損失時,會放在資產項,有匯兌利益時,會放在負債項,因為屬於準備項目,不會影響每個月或每年度損益。
央行強調,美聯準會也是如此。過去聯準會執行量化寬鬆(QE)時,因美元雙率雙低,帳上曾有800億~1,000億美元收益,從前年開始這些收益不見了,開始出現損失,聯準會也是用一些準備科目把這些金額放在資產下面調整,因此,外匯存底的外匯兌換損益不會影響損益表,而是列計在資產負債表的準備項目。
立法院預算報告指出,國內外匯率、利率隨著全球經濟金融情勢瞬息萬變,因央行持有的外幣資產占總資產九成,為增強因應匯率變動風險能力,央行在1978年即函報行政院同意,該行視匯率波動提列兌換損失準備。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