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抓炒匯 祭專案金檢
炒匯禿鷹在台灣現蹤,中央銀行不只是口頭規勸,還要祭出專案金檢,抓出炒匯嫌疑犯。中央銀行外匯局長蔡烱民昨(6)日透露,近期將對外資保管行、大型行庫專案金檢,並鎖定兩大重點,一是熱錢匯入後是否依規定進場買股票,二是進出口商承作遠期外匯時是否有交易單據,能證明具實際需求。
至於抓到炒匯投機客後,央行會給予哪些處罰,蔡烱民昨日並未明說。不過,央行在2021年曾抓出史上最大的「糧商炒匯」案,受理業務的外商銀行因情節重大,被央行處以「撤銷外匯業務執照」的嚴厲處分。
蔡烱民昨天強調,按規定,外資匯入時,申報資金用途為投資資本市場,若匯入後遲遲未投入股市,或賣超股票後沒有匯出,持續在新台幣帳戶上停泊、坐等新台幣升值賺匯差,就會被央行視為有炒匯意圖。
除了炒匯熱錢外,央行本波金檢也鎖定國內進出口商。蔡烱民解釋,按規定進出口商若要承作遠期外匯,須符合實需原則,也就是要有出口或進口的交易單據為佐證,若查無單據,就會被視為具炒匯嫌疑。
進出口商涉炒匯,過去已有案例。2021年初,央行宣布抓到六家外商銀行,違規受理八家在台糧商新台幣遠期外匯交易業務,一年內累計承作110億美元(約新台幣3,300億元),這些糧商根本不是為了做生意。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