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不當世界警察?川普對印巴衝突老神在在 CNN點出手關鍵、時機點

陸軍203旅教召前整備意外 1士官裝設監視器失足墜樓不治

京華城案馬拉松訊問證人 陳佩琪旁聽內心激動淚曝「最大心願」

114會考社會/掌握4大命題趨勢 長文閱讀找線索是高分關鍵

社會科向來是拉抬成績的關鍵科目。有系統掌握重點,將能大幅提升解題效率。教師指出,掌握「跨科整合」、「圖表判讀」、「生活情境」與「長文閱讀」四大命題趨勢,是爭取高分的關鍵。本報資料照片
社會科向來是拉抬成績的關鍵科目。有系統掌握重點,將能大幅提升解題效率。教師指出,掌握「跨科整合」、「圖表判讀」、「生活情境」與「長文閱讀」四大命題趨勢,是爭取高分的關鍵。本報資料照片

國中教育會考將於5月17日至18日登場。聯合新聞網推出「會考衝刺系列報導」,5日至7日聚焦國文、英文、數學科,8日至9日則深入解析社會與自然科。記者訪問國中與補教老師,掌握最新命題趨勢、必考重點與答題技巧,協助考生高效備考、提升得分。

社會科向來是拉抬成績的關鍵科目。隨著108課綱上路至今,社會科命題趨勢逐漸明朗。有系統掌握重點,將能大幅提升解題效率。教師指出,掌握「跨科整合」、「圖表判讀」、「生活情境」與「長文閱讀」四大命題趨勢,是爭取高分的關鍵。

●地理科

「跨科整合」成為會考明顯的命題方向之一。地理老師吳敵表示,所謂的跨科整合,就是將地理的空間觀念與歷史的時空背景、公民的政治、經濟、文化元素結合,因此,考生務必熟悉各科重疊性較高的單元,準備時需注意跨領域的觀念整合,例如:帝國主義時期歐洲列強殖民地的位置,往往會同時結合當地自然環境對建築型態、飲食習慣、穿著方式的影響,以及宗教文化的傳播路徑與融合特色。

「圖表判讀與分析能力」也很重要,吳敵表示,方位判斷、經緯線的運用、比例尺的理解、等高線的判讀,以及空拍影像的分析都是必備能力;在表格判讀時,若圖表中有明顯的時間軸,應該掌握時間上的連續變化趨勢,若無時間軸則建議快速圈出極端數值,並由此推論差異點,找出題目重點。

此外,「生活情境題」的出現頻率也逐年提升。吳敵表示,與台灣相關的地理題目頻繁出現,需特別留意「地名由來」。這類題型常將地理與歷史舊地名結合,例如:「崙」(意指小丘)、「鯤鯓」(沙洲地形)、「壢」(客家語中形容坑谷地形)、「埕」(廣場),考生應多加留心並熟悉這些特殊地名背後的文化與環境意涵。

●歷史科

歷史方面,歷史老師馮敬之表示,台灣史可以留意清領後期沈葆楨與劉銘傳的治台政策,例如財政改革、建設鐵路、設立電報線等現代化措施;以及日治時期後期的皇民化運動、雷震案、美麗島事件等重要民主運動,也是重點範圍。荷蘭、西班牙與鄭氏政權時期的貿易活動、日治時期鐵路、公路、水利設施等基礎建設推展,以及中華民國在台經濟的發展過程、原住民議題等等也是重點趨勢。

中國史部分,馮敬之表示,商周到隋唐時代的政治制度與治理措施,每年都是考試重點,特別是政治制度演變、人才選拔制度的歷史脈絡,考生務必詳加理解。近代中國則重視清末戰爭與條約內容,包括兩次英法聯軍、甲午戰爭後的馬關條約與相關變革。民國初期的政局,如袁世凱稱帝、軍閥割據期間的重要政治事件,以及新文化運動與五四運動所帶來的影響,也可能出題。中共統治時期的政治運動雖然考題較少,但也建議留意。

世界史方面,西洋古代史歷來是考試重點之一,馮敬之表示,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與文化特色,考題往往以文意理解的方式呈現,中古史則應掌握基督教與伊斯蘭教的發展,近代史主要著重於文藝復興以後的地理大發現,一戰、二戰與冷戰時期後的世界格局,因與現代國際局勢息息相關,也不可輕忽。

時事題一直是會考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馮敬之表示,國際局勢是命題熱點。以俄烏戰爭而言,雖然已持續三年多,但雙方仍未達成停戰協議,可能作為難民與人口遷徙、俄國歷史、蘇聯與東歐等相關主題的切入點。以色列與哈瑪斯衝突爆發超過兩年,這些全球衝突熱區也要特別留意。自川普上台後,美中貿易戰火持續,美、中、俄三方政治軍事角力日趨緊張,從冷戰時期美蘇關係至現今國際情勢的歷史發展、兩岸局勢、日治時期台灣民主運動,如:台灣文化協會、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地方自治聯盟等,都具備出題潛力,也要多加關注。

●公民科

公民老師羅文表示,近年來,立法院內部頻繁爆發改革爭議,包括國會調查權與聽證權等議題,而社會上也陸續發起多場罷免立委的民眾運動。考生應理解公民依法行使罷免、請願與遊行等民主權利,以及國會的職能與制衡作用。例如,若民眾認為立委表現不佳,可以依法發動罷免連署,藉此展現民主精神。

國際局勢也是重要考題,尤其是台海情勢和南海主權爭議持續升溫,考驗學生對國際法與和平解決爭端的理解。台灣與美國之間的關係變化,凸顯主權與國際合作的重要性,學生應掌握透過國際法院和平協商解決領土爭端,並避免軍事衝突的重要性。

在全球議題方面,氣候變遷已成為各國共同關注的焦點,諸如:淨零碳排(Net Zero 2050)」目標、ESG投資觀念、AI(人工智慧)議題,以及AI延伸出來的版權問題、隱私保護與人權爭議等等,也都不可忽視。

社會議題方面,台灣正面臨日益嚴重的少子化與高齡化危機,生育率已降至全球最低,人口結構快速老化。考生須清楚政府推動生育獎勵措施、托育補助及社會福利政策等等,從而緩解未來勞動力結構失衡的壓力,維持社會發展的永續性。

●考前衝刺與答題技巧

文華高中公民老師李佳浤建議,考前應進行「診斷式演練」,不僅要練習歷屆試題,更要深入分析題目的關鍵與選項正誤邏輯。特別是歷史、地理、公民整合題的比例持續增加,學生必須培養整合三科觀念的能力。

李佳浤也建議採「專題式複習法」,如學習晚清皇族內閣時,連結民主制度檢視其缺失;學習鄭成功來台時期,則整合地理課的氣候與地理遷徙知識。透過主題式統整,提升應對素養命題的能力。

台北市忠孝國中地理老師何俊彥說,社會科是「投資報酬率」極高的科目,但也圖表、文字增多,解題需更多耐心與判斷。他提醒,遇到長文題組時,宜先看問題、抓核心觀念,再回頭讀題幹尋找關鍵字,提高效率與正確率。此外,作答期間要注意畫記題目中的關鍵詞句,避免出現畫錯格或跳題等粗心錯誤。

距離考試不到十天,何俊彥表示,目前最重要的準備方式是熟練歷屆會考試題,也可訓練從圖表中摘錄關鍵資訊的能力。由於社會科是會考第一科,考生常因緊張影響表現,因此應提早準備好複習資料、考試用品,維持正常作息、熟悉考場並提前抵達,有助於穩定情緒、發揮實力。

114會考

延伸閱讀

整理包/114國中教育會考衝刺倒數!考試時程、規定 各科備考重點一把抓

基檢偵辦罷免偽造文書案 今再搜國民黨部、約談副書記長

傅崐萁花蓮優勢不再? 民調:31%要罷免

擋不住聲浪!接連3起憾事後稱要回任行政 板橋某國中校長會考前提前離開

相關新聞

整理包/114國中教育會考衝刺倒數!考試時程、規定 各科備考重點一把抓

114年國中教育會考即將登場,考試日期為5月17日(六)、18日(日)兩天,聯合新聞網推出會考衝刺系列報導...

114會考社會/掌握4大命題趨勢 長文閱讀找線索是高分關鍵

國中教育會考將於5月17日至18日登場。聯合新聞網推出「會考衝刺系列報導」,5日至7日聚焦國文、英文、數學科,8日至9日...

114會考數學/聯想法破解幾何 非選題依作答表現給分要把握

國中教育會考5月17日至18日登場。聯合新聞網推出會考衝刺系列報導,5日至7日為國文、英文、數學科,8日至9日為社會、自...

影/國中會考170名試務人員入闈 與世隔絕只能收家書

114年國中教育會考將於5月17及18日考試,170位試務工作人員昨天在國家教育研究院台中院區入闈,為17萬5000名考...

114會考英文/備考掌握2原則 考場避開2禁忌 B+也能變A+

國中教育會考5月17日至18日登場。聯合新聞網推出會考衝刺系列報導,5日至7日為國文、英文、數學科,8日至9日為社會、自...

114會考國文/國文加深理解 先看答案再看題

國中教育會考五月十七、十八日登場,聯合報今起推出會考衝刺系列報導,協助考生事半功倍拿高分。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