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民眾黨維持「2年條款」將換血 王鴻薇盼繼續合作:有遺憾也有期待

不是因為父親節!童玩節倒數引爆國5塞車3小時 宜蘭夜市人潮「多到可怕」

美台關稅談了台灣軍購?華郵披露專家憂:貿易談判桌上通常不講這些

美國總統川普8日在白宮簽署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的和平協議。歐新社
美國總統川普8日在白宮簽署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的和平協議。歐新社

華盛頓郵報取得美國政府與多個國家的初期談判文件報導,美國總統川普關稅工具運用到前所未見的國安議題,曾計畫施壓盟友推動軍事部署以遏制中國大陸的戰略影響力,更為特定美國企業爭取利益等,包括打算施壓台灣增加軍購、要求南韓提高軍費至占GDP的3.8%等,範圍遠超華府對外宣稱的「消除貿易失衡」目標。

在一份長達8頁的「補充談判目標」清單中,美國官員承認,可能的協議將涉及軍事基地、「傳統上不會出現在貿易協議中的」議題。官員還討論向其他國家施壓,為個別企業提供讓步,包括雪佛龍與馬斯克的星鏈計畫。目前尚不清楚這些條款是否在談判中討論。

亞洲社會政策研究所(ASPI)副總裁柯特勒(Wendy Cutler)表示:「這是我第一次在貿易協議裡看到這種要求。在談判桌上,你通常不會談這些事。」

根據華郵取得談判文件顯示,川普政府官員曾打算施壓台灣、印度與印尼等國,增加國防支出或增加對美國的軍購。

根據美韓協議草稿,南韓應曾被美方敦促調整駐韓美軍部署,目標之一包括「南韓發表聲明支持駐韓美軍靈活調動,以確保遏制中國,同時抵禦北韓」。另外,美方還曾希望首爾提高軍費,由2024年占GDP的2.6%增加至占3.8%,並每年增加駐韓美軍基地分擔費用。

部分川普政府官員曾設想利用對柬埔寨的49%關稅為籌碼,施壓柬國「允許美軍定期進出雲壤海軍基地,並禁止中國軍隊在雲壤以外部署」。

美方計畫施壓以色列「移除中國對海法港的持有權」,並對中國掌控的澳洲達爾文港表示關切,要求澳洲政府釋出重新檢視該港經營安排的訊號。

海法是以色列北部的沿海城市,中方國營企業「上海國際港務集團」在2015年獲得海法港一處新自動化貨櫃處理設施的25年經營權。澳洲達爾文市輪流駐有約2500名美軍陸戰隊員,中國崑崙集團於2015年簽下在達爾文港為期99年的經營租約。

除此之外,美方在東非要求馬達加斯加「拒絕中國設立軍事基地及擴大軍事合作」,並敦促模里西斯評估移除華為、中興與海康威視設備;另要求與阿根廷討論對中國太空設施採取僅限民用的管控措施。

文件也顯示,談判優先保障特定美企利益,包括促成賴索托與多家美企簽約,給予再生能源新創公司OnePower的5年預扣稅豁免及開發許可,並豁免星鏈提供實體地址的法律要求。

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經濟計畫主任勒克(Phil Luck)指出,這類國安考量可能得以解釋,為何多數國家並未對美國商品採取報復關稅,「其他國家不認為這只是經濟競爭,他們擔心美國會升級議題程度,甚或退出北約、調整軍事部署。」

關稅 軍購 川普

延伸閱讀

關稅衝擊 台股恐短期震盪

八月開新局 晶片關稅突圍

白宮:金條進口不會課稅

對等關稅衝擊出口經濟 紐時:台灣陷入多重困境

相關新聞

不甩川普?美祭懲罰性關稅 印度前副總統:不會屈服任何威脅

印度前副總統納依度(M. Venkaiah Naidu)在美印關稅爭端升溫之際表示,印度不會在國家戰略與能源安全上妥協,面對外部威脅也不會...

不是砸錢就能降關稅!美媒曝跟川普談判這招最靈 墨西哥親試奏效

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報導,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推動大幅關稅調整,包括日本、南韓與印度在內至少30個國家砸下數千萬美...

美台關稅談了台灣軍購?華郵披露專家憂:貿易談判桌上通常不講這些

華盛頓郵報取得美國政府與多個國家的初期談判文件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將關稅工具運用到前所未見的國安議題,曾計畫施壓盟友推動軍...

歐盟與川普政府談判 凸顯避重就輕高招

歐盟與川普政府達成的貿易協議在區內27國備受批評,因為表面上看來向華府奉上厚禮,但仔細檢視便知,這些禮物其實是翻箱倒櫃找...

美證實日15%稅率不疊加

美國白宮官員向彭博資訊與多家日媒證實,日本銷美商品與歐盟銷美商品相同,不會在既有稅率上疊加15%關稅,與日本貿易談判代表...

彭博:美方將通告 對日本關稅不疊加

彭博九日引述一位川普政府高官報導,美國正致力敲定一項通告。該通告將終止川普課徵的普遍關稅(即基準關稅)稅率疊加在日本輸美商品上。該通告可能採取美日兩國發布一項聯合聲明的形式,將釐清和闡明日本就像歐盟一樣,能看到川普對日本輸美商品課徵的百分之十五對等關稅會包含在現行的最惠國關稅稅率。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