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獨/第三代接手!一甲子名店「萬里豆漿伯」回歸日曝光

五一假期大陸傳意外!貴州2艘載人遊船側翻 陸官媒:70多人落水

憶許歷農入新黨雪中送炭 趙少康:威力堪比十萬大軍

《大罷免探討3之1》大罷免鹿死誰手 尚須民意多方驗證

罷免結果未可知,因為到第三階段的罷免投票,首先要有25%以上當地選民支持罷免,且同意票要高於不同意票。(霸團提供)
罷免結果未可知,因為到第三階段的罷免投票,首先要有25%以上當地選民支持罷免,且同意票要高於不同意票。(霸團提供)

罷免不代表國民黨的立法院席次一定輸!雖然在民團與民進黨的積極連署下,近30位國民黨區域立委已達第二階段門檻,但罷免並非直接改選,若罷免成功,後續的改選是否政黨輪替還猶未可知,例如前高雄市長韓國瑜被罷免後是由民進黨的陳其邁當選,基進黨的陳柏惟被罷免後,並非由罷免方得利,而是民進黨前立委林靜儀補選成功。

二階連署仍有未定

大罷免如今局勢如火如荼,最新消息顯示,新竹市國民黨立委與民眾黨新竹市長高虹安的罷免也已送件,連署書份數都突破5萬人,遠超過安全連署的門檻。台北市5位國民黨立委均已達標,桃園、台中與花蓮多位藍委也都突破連署書門檻,多位立委要進入第三階段投票的趨勢看來是在所難免,令人憂心忡忡。

不過也有選區的連署進度並不順利,例如新竹縣、新北市、苗栗、雲林與彰化等,二階連署要全過的機會也不高,因為罷免第二階段要在60天內完成10%選民的連署有其難處,兩黨也要看最終二階連署的結果進行選戰操盤,其實不確定性也還相當大。

罷免後不見得翻綠

此外,到第三階段的罷免投票,首先要有25%以上當地選民支持罷免,且同意票要高於不同意票,從近來的罷免案來看,雖然過去認為罷免案是負面選戰性質被罷免方支持者投票較欠缺動機,但以基隆市長謝國樑的罷免案來看,國民黨就曾經成功的號召支持者出來投票,作為偏藍選區的台北市也可做為參考。

即使多位藍委被罷免成功,但罷免並非直接改選,立委在今年被罷免,依法要重新改選立委,而以過往的改選結果來說,不見得對罷免方都有利。

如高雄市長韓國瑜被罷免後,是由民進黨的陳其邁補選上任,但基進黨前立委陳柏惟被罷免後,卻由民進黨前立委林靜儀在當地補選成功,而她後來在2024年則輸給現任藍委顏寬恆。

在野對抗罷免有望?

罷免制度其實不確定性很多,但國民黨中央目前看來態度多有閃躲,且在反制民進黨的綠委罷免連署上屢屢出包。面對高機率成案的考驗,國民黨無需束手就擒,且民進黨也有為了2026年選舉練兵的準備,國民黨的反應也很關鍵,賴清德近月的滿意度有出現大幅下滑趨勢,在野對抗大罷免鹿死誰手,猶未可知。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罷免

延伸閱讀

「救命凝膠」健保給付低誰也買不到了 衛福部最新回應曝

首位遭罷立委陳柏惟懷疑當年也有死亡連署 今告發2021年刪Q領銜人

「刪到有感」林靜儀稱凍結預算阻礙WHA行動 批:自己掐住了聲音

詐騙燒向部立醫院 衛福部次長林靜儀直接點名「2個人」

相關新聞

中市罷藍委團體明送件 至少有4、5、6、8等四個選區

台中市罷藍委團體歷經兩個月的連署,目前已確定明天至少會有4、5、6、8等四個選區明天會到台中市選委會進行二階的送件。至於...

南投「罷馬」二階達標 馬文君嗆:尊重包容到此為止

南投一向被視為藍營鐵票倉,罷免國民黨立委難度高,其中馬文君是5連霸立委更是難上加難,不料罷團仍以破2萬份達二階連署,並於...

《大罷免探討3之1》大罷免鹿死誰手 尚須民意多方驗證

大罷免不代表國民黨的立法院席次一定輸!雖然在民團與民進黨的積極連署下,近30位國民黨區域立委已達第二階段門檻,但罷免並非直接改選,若罷免成功,後續的改選是否政黨輪替還猶未可知,例如前高雄市長韓國瑜被罷免後是由民進黨的陳其邁當選,基進黨的陳柏惟被罷免後,並非由罷免方得利,而是民進黨前立委林靜儀補選成功。

影/攻破藍營鐵壁!南投「罷馬」宣布達標 送件數曝光

南投一向被視為藍營鐵票倉,罷免國民黨立委難度高,但繼投二「去游除垢」罷免游顥公民團體前天送件後,3天前才因連署書仍不足千...

高虹安、鄭正鈐面臨雙罷免 國民黨、民眾黨黨部:反惡罷全面迎戰

新竹市長高虹安、立委鄭正鈐雙雙面臨罷免,新竹市雙罷總部今公布連署份數.這次收到罷免高虹安和鄭正鈐的總份數突破10萬份,總...

批趙少康聲援罷免吳沛憶 綠轟仇恨動員淪「惡鬥藍」

罷免民進黨立委吳沛憶進入二階連署,資深媒體人趙少康昨與前市長郝龍斌等到青年公園擺攤徵求連署;挺吳沛憶的民進黨中正萬華議員...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