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波克夏股東會重點一次看!巴菲特宣布將退休 力挺美國、50年不賣日股

獨/第三代接手!一甲子名店「萬里豆漿伯」回歸日曝光

五一假期大陸傳意外!貴州2艘載人遊船側翻 陸官媒:70多人落水

憂賴增北京動武風險…美專家:川普應管管台灣 防捲入戰爭

賴清德總統於三月十三日國安高層會議後舉行記者會,對「凝聚反併吞共識,因應中國統戰滲透」擬定戰略與作法發表談話。本報資料照片
賴清德總統於三月十三日國安高層會議後舉行記者會,對「凝聚反併吞共識,因應中國統戰滲透」擬定戰略與作法發表談話。本報資料照片

美國外交政策(FP)雜誌網站一日刊登華府智庫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研究員奇維斯專文,題為「川普應管管台灣」,內容提及賴清德總統就任後,不斷強調台灣主權獨立地位,雖有助鞏固自身支持,卻也增加北京動武風險。美國總統川普應仿效布希時期作法,敦促台北克制,以維持台海穩定,以免美國遭捲入戰爭。

二○○二年時任總統的陳水扁發表「一邊一國」,時任美國總統的布希派外交官出面約束,並直接向中國大陸與全球宣示,美國反對陳水扁的計畫,因為這將惹惱北京、升高緊張,並升高美國捲入戰爭的風險。

曾任美國智庫蘭德公司國際安全與國防政策中心副主任的奇維斯提到,如今台灣再次迎來作風強勢的賴總統。他三月首次將中國列為「境外敵對勢力」,並推出「賴十七條」來防範中國滲透。北京則迅速回應,進行模擬封鎖與攻擊台灣港口及基礎設施的大規模軍演

華府雖譴責中國的軍事升級,至今卻忽視賴總統較為隱晦的政治升級。川普政府應及早出手遏止,避免賴誤以為美國的沉默等同默許,進而把美國捲入一場恐為災難性的戰爭。

奇維斯說,自去年五二○以來,賴總統的多項施政,例如將國防預算提升至國內生產毛額(GDP)的百分之三目標、實施民防訓練計畫等,值得肯定,但其他舉措不意外地激怒北京。

奇維斯表示,賴總統多次發表言論,明確將台灣定位為與中國分立的主權國家,程度更勝歷任總統。雖未提出台灣正式宣布獨立,但採取典型的「切香腸」策略,逐步推進,國際間雖不易察覺,兩岸卻心知肚明。

奇維斯說,賴總統的言行或許有助鞏固其國內支持度,但也提高爆發一場無人樂見的戰爭風險。強化台灣防衛當然重要,但更應避免言語挑釁激怒北京。而賴總統顯然不這麼想,而唯一有能力使他改變路線的,就是美國。

奇維斯指出,台北不該高估任何一位美國總統在關鍵時刻會為台灣採取的行動,若要使賴總統調整方向,川普應明確告訴他:美國反對台灣逐步走向獨立。鑒於一旦爆發戰爭,美國可能承受的巨大代價,這是合理要求。

奇維斯說還寫道,「川習會」時,雙方也可討論彼此對台灣的公開保證。例如美國可表示只要兩岸和平解決分歧,華府將予以接受,並在任何情況下皆不支持台灣獨立,除非雙方均同意。而作為交換,中國可宣示並無奪取台灣的時間表,並撤回對台的軍事恫嚇與「灰色地帶」行動。

北京 川普 川習會 美國 華府 賴清德 軍演

延伸閱讀

爭議不斷!川普正在籌備生日閱兵、發穿教宗服AI生成圖

CIA、NSA職員丟飯碗!川普擬裁情報機構數千崗位 CIA:是戰略的一部分

美使館讚川普百日成就 中網批:自戀到變態、不要臉

川普簽令停發經費 PBS和NPR斥違法、準備提告

相關新聞

藍委憂關稅談判涉萊豬 政院:優先考量國人健康需求

澳洲進口「冷凍豬腳」成首批輸台萊豬,國民黨立委關切台灣正與美國進行關稅談判,絕不允許豬肉進口標示產地取消。政院人士指出,...

萊豬抵台 賴士葆憂:不標示產地等同全面棄守食安

首批進口萊豬已進口台灣,國民黨立委賴士葆表示,蔡政府過去強調是為國家經貿利益而開放萊豬,但多年下來,台灣依然沒有像當初說...

批賴清德搞獨裁就是要人民不敢發聲 黃國昌:台灣人不會屈服

台灣民眾黨今在桃園市文昌公園舉辦「人民要當家」宣講,黨主席黃國昌壓軸登場,痛批賴清德總統上任一年來毫無政績可言,民進黨政...

影/日本前經濟大臣訪台 強調繼承安倍遺志、珍惜羈絆

日本已故前首相安倍晉三時期擔任經濟產業大臣的眾議員西村康稔訪台,今天下午會同眾議員簗和生與加藤竜祥赴高雄紅毛港保安堂向安...

首批萊豬叩關 藍議員籲地方衛生局強化檢測配套

食藥署「豬肉儀表板」顯示,4月29日一批22.99公噸自澳洲進口的豬其他可食部位,檢出0.001PPM萊克多巴胺。國民黨...

邱泰源投書國際媒體 疾呼邀台灣參與WHA

世界衛生大會(WHA)19日登場,台灣尚未收到邀請函。衛生福利部長邱泰源陸續投書國際媒體,呼籲世界衛生組織(WHO),秉...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