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0、0056、00878、00919、00679B怎配置降低傷害?專家吐實言:股債雙殺

*原文發文時間為4月16日
去我有多次提過,ETF優點是跟著大盤漲,但缺點是下殺同樣逃不掉,顯然,川普關稅戰之後,證明了這件事,不管怎麼配置ETF的一樣,而且連債券都殺,這也已經是考古題,因為2022年就已經發生過股債雙殺,因此對於這次的股債雙殺,說真的,一點也不意外,股債配,就是看誰跌得快而已,債券通常都跟VIX一樣,恐慌出現時,就是漲一下下,等到利空鈍化之後,債券又開始軟趴趴。
但這次債券的情況不一樣,而過去不少論文寫的背景,並不是從關稅貿易戰切入,所以資產平衡也出了大包,尤其是貿易戰玩到現階段,中國關稅已經超過200%以上,玩爛了,索性中國乾脆就開始拋售債券,存在美國的黃金也領回家了,那麼債券過去又是什麼關係?很簡單,他是一種賺美金的附屬品,我舉個例子讓你懂。
假設你有買房經驗,房貸利率跟額度都是銀行說了算對吧?這時候為了撥款順利,行員會「善意」告知你可以買我們家的房貸壽險,有興趣可以買一點我們家的理財商品,當你花了這筆錢,通常利率跟額度就漂亮了,如果不買呢?也不會怎麼樣,就是利率比較高,撥款額度可能會不足。回過頭來思考,你買那些保險、理財商品或辦理信用卡,甚至定存在銀行,這目的顯然都不是投資考量,主要是為了要「取得房貸」。
所以再來談談美債,這是美國政府舉債沒錯,但重點是美國舉債借錢,向全球買東西,除了刺激經濟發展也讓政府受惠,有個重點是債券還是要有人買,這時候就會形成某種「共識」,當中國、日本想要跟美國做生意賺錢,很簡單,你就必須買我美國發出的債券,不然債券發出去都沒人買,舉債失敗的情況下,大家都賺不到錢,再加上全球貿易是以美元交易為主,因此美債一直都有一定的行情及市場。
現在可好,川普來鬧,搞到中國生意做不下去,於是開始拋售美債,而全世界持有美債最多的國家,就是中國,所以既然你不讓我做生意,用關稅讓我賺不到錢,這就很簡單,「認養美債」毫無價值,乾脆就變現,而且還會促使全球反美勢力開始合作,嚴重一點搞不好還會成立新的經濟體,這時候即便遇到市場震盪,當美國不受信任,那麼大家也沒必要買美金,這也可能間接導致美股大殺,因為全球資金本來很信任「美元」,才有大批資金湧入美股及美債,但只要大家失去信心,從美國撤出資金,回到自己國家裡面,開始發展新的經濟組織,或者加強內需產業,那麼美債勢必很難大漲,美股能不能受惠全球資金湧入,甚至是美國經濟的下一步,這就開始越來越可怕了。
另外我再點出一個問題,大家投資台股部位,是因為想要在台灣退休,倒不是為了移民到美國,所以買台股搭配美債,是一種常態,但重點來了,人家股債論文是搞「美國研究」,你用台股部位搭配債券,這就毫無學理根據了,雖然台股跟美股連動沒錯,不過台股還多了地緣政治的變因,至於你想買台灣債券也不用想了,因為台灣賺錢能力很強,出貨賣給全世界,因此每年超額儲蓄越來越高,政府稅收也越來越強,目前台灣是全球少數不用靠舉債就能存活的國家,目前台灣政府債務佔比GDP只有兩成以下,也就是說台灣賺十元,欠債只有兩元,非常厲害,所以你想買台灣的債?很抱歉,根本買不到,因為還沒推出,早就被國內各大金融機構預約搶購一空,自然也不可能被投信買到手上,包裝成ETF銷售。
至於美國政府債務佔比GDP現階段是120%,日本250%,中國90%,各國為了刺激龐大的內需經濟及對外貿易,每年賺得錢根本就還不起負債,中國因為要刺激內需,同時對抗美國,政府債務佔比GDP超過100%肯定也是早晚的事情,而川普為了讓美國經濟不再脆弱,所以打算提高關稅,用各國多給的稅金拿來貼補負債,等於是向全世界收保護費,來幫忙自己還債,這時候川普持續舉債,就可以把資源拿去讓自己更爽。
回到大家的投資狀態,目前持有ETF已經是不可逆的事實,但原本的美債已經出現價值崩壞,當股市崩盤了,債券反而殺更快,不僅無法保障整體資產,甚至還成為更大的拖油瓶,這該如何是好?根據台股前五大規模的ETF,分別是0050、0056、00878、00919、00679B,這代表大家都買這些基金,想當然爾,股債配肯定是前面四種搭配元大美債20年居多。
如果從近一個月表現來看,這五大ETF都是殺,而三月初到4月9日最慘的那天,元大美債20年下跌4.29%,哪裡會有避險作用?拉長時間來看就更不用說了,美債從2022年殺到2024年終於稍微反彈,但就僅限於「小反彈」,而川普最近這麼瘋狂,讓VIX恐慌指數大飆升,但美債也沒有因此而上漲,當然啦,如果你要用阿甘精神來看,可以說股票型基金都殺兩成,美債才殺4%多還好,但重點是股票上漲呢?美債是不是照樣下殺?所以美債現在的問題變成跌多、跌少而已,股票雖然會大跌,但也會大漲給你看,而且拉長時間來看,股票十年可能有八年都在大漲,所以屢創新高。
說到這裡,倒也不是要撥大家冷水,只是說明一個事實:美債不再受到信任。而且如果你在2022年就已經受過一次傷,證明債券無法有效避險,那麼2025年再來一次,你怎麼還不懷疑債券的抗跌價值?
市場先生已經在教訓無腦配置美債這件事了,而且不只一次,現在是第二次,你不怕嗎?我真的怕死了,但投資就是要找出解方,所以這次我們就要來思考個股的可配置性。
很簡單,平常文章說的那些抗跌組合,我們就一一列出,在這種恐慌氛圍下,直接看股價反映最實在,撐不住的,就是不受信任,那麼川普再來演一次,也照樣會下殺。
相同的時間,在4月9日當天,相較於下跌兩成的市值型或高股息ETF,這些股票的表現當然是很亮眼,但我們還是要客觀一點,以債券的情況來對比。
元大美債20年下跌4.29%,佳醫下跌5.43%,統一下跌8.98%,中華電下跌1.95%,台灣大下跌1.71%,輸給債券的分別是佳醫、統一,不過這要考慮的是,統一是權值股,跟著大盤殺很正常,通常要配合市場氛圍長期恐懼才有機會上漲,另外佳醫則是下跌之後,有反彈,但也就是起起伏伏而已,不過中華電跟台灣大就真的猛了,兩者都跌不到2%,這顯示市場資金逃命避險潮,第一個想到的絕對是電信股,再來才是中長期避險的統一、佳醫。
時間再拉到近一個月表現呢?元大美債20年下跌3.99%,佳醫下跌0.45%,統一下跌6.8%,中華電持平,台灣大上漲0.85%,這些股票確實開始展現出上漲的力道,所以下次如果再無預警崩盤一次,這種時候,如果能配置電信股或佳醫,看起來就還不錯。
以大家最常說的股債六四來算,用最低點來看,以100萬計算,股票基金60萬下跌兩成就是48萬,而債券基金40萬下跌4%則是38.4萬,所以整體下跌13.6%,但股票上漲的時候,債券還是繼續跌。
相同情況下,如果股債搭配電信會如何?我們比重改成股五、電信三、債二的情況,整體股債比改成八二,把兼具債券抗跌特性的電信配進去,其中最低點的情況下,以100萬計算,股票從50萬跌到40萬,而債券20萬跌到19.2萬,而電信用中華電來算,30萬下跌到29.4萬,合起來的總跌幅是11.4%,跌幅就變少了,而且股票上漲,電信也不怕跟債券一樣亂殺,加上內需產業完全不理貿易戰,永遠穩定站在那邊,但缺點就是不容易上漲,只不過現在這種局面你還想拼上漲嗎?別鬧了吧,可以活著就偷笑了,雞湯文也少看,或者找機器人亂蹭出來的內容也不要看,對你根本毫無助益,反而累積更多負能量或FOMO心態而已,不如好好思考一下,電信股配置在組合中的價值比較實在。
◎本文獲「玩股網」授權轉載,原文:股債雙殺是常態?0050/878/919/679B如何配置才能降低重傷機率?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