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805「電力亮點」AI與台積電都靠它!小童:沒業配…是值得參考的投資標的

最近川普關稅戰打得沸沸揚揚,一下說要課徵高額關稅,一下又說要延後執行、改成統一稅率,在這短短的時間裡一直更改,也讓我在前段時間的交易決策不斷修正...
不過不論是高額關稅或是統一關稅,其實川普他背後打的如意算盤,就是為了讓美國再次強大、實現「美國製造」。
而這樣的一個關稅政策,也讓不少企業為了避開高額稅率,紛紛計劃開始前往美國設廠投資,包括我們的護國神山台積電也是。
那企業、工廠,甚至製造業變多的話,美國本土的什麼需求會變多?那就是「電」!不論AI伺服器、台積電晶圓廠,到各種製造業的計畫性投入,其實通通都離不開電,而且是非常大量的電。
那這時候如果有一檔ETF,它說它能夠吃到整個美國的上中下游電力產業,而且還給你季季配息,那你說吸不吸引人?搭不搭得上趨勢?
因此今天我們要來分析的是,即將新募集發行的:新光美國電力基建(009805)來看看這檔標的值不值得投資吧!
基本資訊
先來看一下基本資料的部分
009805計劃在4/24開始募集,而它也有與近年新發行的ETF一樣的特色,那就是10元低價發行,入手一張門檻非常低。
而經理費與管理費也不算太貴。以往我們分析的一些主題型海外股票ETF,通常合計都超過1%;但009805卻只有約0.84%,雖然也不算低,甚至在台股的ETF當中還算略高,但至少跟同類型商品相比算是非常有誠意了。
再來配息部分,他們是採「季配息」,保管銀行是台灣土地銀行。
成份股調整的話則是一年檢視兩次,可以讓投資人在這種盤勢變化快速的環境裡,做到「適時的汰弱留強」。
選股邏輯
那汰弱留強的話,它是以什麼基準或選股邏輯去評估的呢?
首先,它會從在美國掛牌上市的電力產業去當作母體,接著再透過股利殖利率跟債務除以EBITDA(未計利息、稅、折舊與攤銷前利潤),去抓到低槓桿的穩定企業,那這樣就可以選出最後的50檔來當作最終的成份股。
其中這50檔涵蓋了:
42% 上游發電與設備
13% 中游輸電與儲存
45% 下游配電給消費者
這當中的企業也都是產業中的佼佼者...
績效表現
透過這樣的篩選,你可能會覺得電力這個剛需產業,應該沒什麼發展潛力吧?不就只是穩定而已嗎?
但我們可以看到,它的績效跟S&P500從2019年6月中到2025年2月底相比,還算是略勝一籌。
雖然不到特別驚人或特別突出,但至少「小贏也是贏」。
尤其投資要看的是「未來」,而不是過去的回測數據。
未來看點
那未來有哪些事項是我們可以特別留意的呢?
不論是台積電、蘋果或軟銀,都計劃在未來增加對美國的投資,金額高達千億美元,那投資增加的話,用電需求自然放大。
更不用說像現在的趨勢,各國都在強調什麼?沒錯,就是AI發展!
而牽涉到AI,不論是數據中心、訓練推理、晶片等,全部都會大幅增加用電需求。
就拿大家常用的ChatGPT來說,以往用Google搜尋的電量,現在用ChatGPT提問一次,耗電量是Google的300倍。
因此在未來AI不斷發展的情況下,用電的需求只會增加不會減少。這也解釋了為什麼近20年來電價幾乎都是穩定調漲,而不像油價與天然氣等能源起起落落。
因為我們早已進入「科技發展時代」,從網路泡沫開始就奠定了科技的成長趨勢,再加上現在各大車廠積極推出電動車、PHEV油電車,對油的需求減少、對電的需求放大,這又是另一個電價下檔支撐的來源。
可以看到,不論是科技產業發展、運輸工具汰換,甚至川普所提倡的「美國製造」,這些全部都離不開一件事...電。而且這個需求是持續增長的,不會減少。
尤其美國每年平均停電次數超過100次,許多電力設施已使用超過20~30年,接近美國能源部預估的壽命上限(30~40年)。
因此未來不論是更換設施,或是新增需求,都將是電力產業業績成長的動能。
老實說,我個人認為009805其實算是近期眾多新發行ETF當中第二檔我認為值得參考的投資標的。
雖然它的績效可能沒辦法特別突出,或是贏大盤多少,但至少未來幾年我認為它有機會做到「下檔有撐、產業擴大」的墊高型穩步成長。
風險提醒
切記,今天的影片不是業配,只是單純分享我個人的看法與觀點。
也請大家在投資之前,務必要先評估個人的風險承受度與投資目標,再來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資工具。
千萬不要明明追求的是高報酬卻來買這檔,或是明明要保守卻去買正2,那執行下來只會壓力很大、抱不住,或明明股價有漲,卻表現不如預期。
總之,投資交易是一段認識自我的過程,你只有了解自己,找到適合自己的策略,績效才會穩步成長。
◎本文內容已獲小童 x Happy Trading Life授權,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