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中知名幼兒園驚傳霸凌?中班生疑遭大班生扯標籤勒頸 教育局要查

「閃兵集團」愈滾愈大!台灣未來恐「無兵可打仗」?這兩原因更關鍵

意外的教宗?歐美中為何想干預教宗選舉

哪些項目可從遺產總額中扣除而免徵遺產稅? 11項條件資格仔細看

聯合報系資料照/記者曾學仁攝影
聯合報系資料照/記者曾學仁攝影

李永然律師

一、可以從遺產總額中扣除免徵遺產稅的項目

《遺產及贈與稅法》允許從遺產總額中扣除免徵遺產稅的項目,計有十一項:

(一)配偶扣除額

被繼承人遺有「配偶」者,自遺產總額中扣除新台幣(以下同)553萬元。

本文出自《永然文化出版》
本文出自《永然文化出版》

(二)繼承人扣除額

繼承人為「直系血親卑親屬者」,每人可從遺產總額中扣除56萬元(103年1月1日至112年12月31日為50萬元),其中有未成年人,可以按照他的年齡距屆滿成年的年數,每人每年加扣56萬元(103年1月1日至112年12月31日為50萬元),不滿一年的以一年計算,但是繼承人拋棄繼承權就不能扣除。但「親等近者」拋棄繼承由「次親等卑親屬」繼承者,扣除之數額以拋棄繼承前原得扣除的數額為限。

(三)父母扣除額

被繼承人遺有父母者,每人得自遺產總額中扣除138萬元(103年1月1日至112年12月31日為123萬元)。

(四)配偶、繼承人或父母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

被繼承人的配偶、直系血親卑親屬或父母,如果是《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第5條所規定的重度以上身心障礙者、或《精神衛生法》第3條第3款所規定的嚴重病人,每人可以加扣693萬元(103年1月1日至112年12月31日為618萬元)。

(五)扶養親屬扣除額

被繼承人死亡時遺有兄弟姊妹,如果未成年或已成年因在校就學或身心障礙或無謀生能力過去受被繼承人扶養的,每人可自遺產總額中扣除56萬元(103年1月1日至112年12月31日為50萬元)。如果兄弟姊妹中有未成年的,可按照他的年齡距屆滿成年的年數每年加扣56萬元,不滿一年的以1年計算。

(六)「農業用地」扣除額

遺產中作農業使用的農業用地及其地上農作物,由繼承人或受遺贈人承受者,扣除其土地及地上農作物價值的全數。承受人自承受之日起「五年」內,未將該土地繼續作農業使用且未在有關機關所令期限內恢復作農業使用,或雖在有關機關所令期限內已恢復作農業使用而再有未作農業使用情事者,應追繳應納稅負;但如因「承受人」死亡,該承受土地被徵收或依法變更為非農業用地者,不在此限。

(七)「再轉繼承」扣除額

所謂「再轉繼承」,乃指在短期間內相繼產生的繼承事件,為避免遺產因連續繼承,一再課徵遺產稅,加重納稅義務人負擔,因此規定可以按年依一定比例遞減扣除(註1)。該扣除額如被繼承人死亡前六年至九年內,繼承的財產已納遺產稅者,按年遞減扣除80%、60%、40%及20%。

(八)死亡前未納稅捐、罰鍰及罰金扣除額

被繼承人死亡前,依法應納的各項稅捐、罰鍰及罰金均可扣除。

(九)「未償債務」扣除額

被繼承人死亡前,「未償的債務」具有確實證明者可以扣除。

(十)「喪葬費」扣除額

喪葬費的扣除金額,不論實際發生多少金額,一律都以138萬元計算(103年1月1日至112年12月31日為123萬元)。

(十一)執行遺囑、管理遺產的費用扣除額

執行遺囑及管理遺產的直接必要費用可扣除。

(本文出自《永然文化出版》)

報稅 贈與稅 遺產稅

相關新聞

哪些項目可從遺產總額中扣除而免徵遺產稅? 11項條件資格仔細看

可以從遺產總額中扣除免徵遺產稅的項目,《遺產及贈與稅法》允許從遺產總額中扣除免徵遺產稅的項目,計有十一項…

跟主管不對盤、全辦公室等她離職!菲女狼「職場隨時開新局」:最後是主管走人

原本,大家都覺得麗莎應該是會出局了。 畢竟,她跟新主管不對盤,早就不是秘密。 新主管三天兩頭找碴、明嘲暗諷,還不時放話說要把她調去邊疆。 辦公室裡的人都在看,等她哪天忍不住翻臉走人。 畢竟,誰

公司活動跟聚會都不參加…職場邊界感拉到最滿!菲女狼:也在拒絕升遷機會

你以為是「拒絕交換禮物」,其實是在拒絕升遷機會 我有個朋友,小倩,跟我一樣是那種「不委屈自己」的人。 前陣子,她主管想辦個部門交換禮物活動。這小姐想也不想就直接拒絕:「這種活動讓我很尷尬,我不想參

人夫無玩樂預算、到商店買東西會焦慮 傳授伴侶相處之道:不剝奪太太購物樂趣

這套方法也可以幫助鐵公雞改善長期伴侶關係,因為他們的另一半將擁有事先議定的額度可以花用,兩人還能一起努力實現彼此的共同目標…

爸留遺產南亞、亞泥...1股不賣變存股達人 第一金、00878為何她認為值得存?

理財作家小車在《毛利小姐變有錢》Podcast節目中分享,從國文老師變存股達人,源於父親留給她的南亞(1303)、亞泥(1021)2檔股票遺產…

「多頭總司令」張錫率百人打太極 分享樂齡投資配置關鍵

台灣2025年將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未來每五個人之中就有一位是65歲以上的長者,在面對社會結構的變化,該如何靈活應對?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