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灣也受影響!俄羅斯規模8.7強震引發海嘯 氣象署曝抵台時間

獨/沈玉琳住院最新狀況曝 持續發燒但意識清醒:並未腦水腫

俄羅斯8.7強震!日本沿岸恐現3公尺海嘯 仙台機場暫停起降

雷神高報軍售款溢付54億元已繳回 審計部指對美軍購仍有多項缺失

審計部公布總決算報告,指出軍方對美軍購的執行與管理,仍有價格稽核機制、預付款滯存、老舊案未結案等多項缺失,應檢討改善。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審計部公布總決算報告,指出軍方對美軍購的執行與管理,仍有價格稽核機制、預付款滯存、老舊案未結案等多項缺失,應檢討改善。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軍火商雷神公司去年爆發逾報軍售價格的案件,審計部今天公布總決算報告指出,我方的愛國者及長程預警雷達軍售案追繳52億元和溢收的行政管理費1億9千萬元都已追回繳庫,但軍方對美軍購的執行與管理,仍有價格稽核機制、預付款滯存、老舊案未結案等多項缺失,應檢討改善。

審計部報告表示,雷神公司向美國國防部提供不實資訊導致以虛高價格簽約、並在一份合約重複收取相同費用。據美方告知,造成我方的愛國者二型飛彈性能提升暨愛國者三型飛彈系統採購案、以及長程預警雷達後續維修等兩項軍購案,溢收及賠罰金額達1億6202萬美元(約新台幣52億餘元),相關款項已全數返還繳庫。

審計部指出,此案造成我方歷年來超付數十億元資金,國防預算資源未能有效運用,顯示現行軍購價格稽核機制不足,且雷神高報售價使行政管理費用隨之高估,國防部應協請美方強化軍購價格稽核機制、研擬改善措施,同時應全面清查我方與雷神相關軍購案件,如有類似情形,應協請美方爭取退還。國防部回覆表示,經持續透過AIT與美方相關單位清查,總計雷神也超收行政管理費612萬美元,已於去年12月10日繳回。

審計部並指出,國軍部分主要裝備已經於103年與109年間完成交裝,但100至111年間、104至107年間採購的初次備份件仍未運交;導致存放美國聯邦儲備銀行的軍購預付款餘額比尚未完成供補品項的金額高出1億多美元。國防部表示,已要求美方退回8353萬美元(折合新台幣約27億餘元)並要求美方儘速交貨。

另外,國軍執行超過20年之老舊軍購案截至去年底達17項,其中14案已供補完成、尚未完成有3案,已洽美方提供預計結案和供補完成的時間。國防部也承諾將改善並請各單位將2年以上軍購案納入對帳會議,強化結案管制。

審計部也發現,除空軍鳳翔專案(F-16V採購案)外,仍有部份以國軍「作業維持費」為款源的軍購案簽署發價書已逾3至8年,仍列有「非特定需求」品項金額達1103萬餘美元(約台幣3億餘元)。國防部表示經檢討已無相關使用需求,已著手修正發價書刪除非特定需求品項。

最後,針對美方規定供售物資交運後一年內須提出供補不符申請限制,審計部統計截至去年8月底,陸、空軍因逾期申請導致美方拒賠的供補不符案件達30件,金額累計64萬8606美元(約台幣1927萬餘元),主要原因為品質不良、包裝瑕疵與運損等,建議參採海軍會同技術代表,從高單價總成開始「逐項開箱」作法。

軍購 美方 國防部

延伸閱讀

「擅闖女廁」申請延役遭拒!空軍上尉打官司贏國防部 關鍵理由曝光

剛同意無條件停火…泰軍即指控柬軍違反協議 柬國防部否認

陸軍服裝百億採購案涉貪汙...國防部已告發 北檢將分案偵辦

「雲豹」八輪裝甲車鋼板現裂痕 國防部:已加簽全壽期保固

相關新聞

雷神逾報52億元繳回 審計部:軍購仍多缺失

軍火商雷神公司去年爆發逾報軍售價格的案件,審計部昨公布總決算報告指出,我方愛國者及長程預警雷達軍售案追繳五十二億元和溢收...

國軍「官兵權益保障會」掛牌 顧立雄:完善軍中人權保障機制

國防部修訂「陸海空軍懲罰法」及「軍人權益事件處理法」將於8月6日施行,國防部長顧立雄今天主持「高等軍事法院勤務法庭暨北部...

勤務法庭揭牌 顧立雄:懲罰救濟將更符法治原則

國防部表示,「高等軍事法院勤務法庭暨北部地方軍事法院官兵權益保障會」今天揭牌,部長顧立雄致詞說,陸海空軍懲罰法等兩法8月...

雷神高報軍售款溢付54億元已繳回 審計部指對美軍購仍有多項缺失

軍火商雷神公司去年爆發逾報軍售價格的案件,審計部今天公布總決算報告指出,我方的愛國者及長程預警雷達軍售案追繳52億元和溢...

未來將採購超過5萬架無人機 審計部示警訓能、訓場不足

軍備局日前公告將在明、後年採購4萬8千多架軍用商規無人機,經濟部航太小組今天進一步表示,未來針對全國基礎建設的重要設施安...

獨/海軍承德艦海試 啟動新型中程區域搜索雷達影像曝光

海軍實施性能提升工程中的康定級承德艦,昨(28)日首度實施海上測試,進出港時開動新配備的「Type 997」ARTISA...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