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澳洲豬腳檢出萊劑 食藥署長姜至剛:不合格一定公布

我國自110年開放萊豬進口以來,4月29日輸入台灣的澳洲冷凍豬腳被檢驗出萊克多巴胺,也是首批驗出的進口萊豬。食藥署長姜到剛今天親上火線說明,強調「食安優先,這是我到任食藥署的使命」,另外根據食安法規定,不會針對合法產品要求標示或公布流向,表示食藥署不會硬性規定公布含有萊劑的廠商,但不合格的一定會公布。
另外, 食藥署公布最新邊境檢驗結果,豬肉及豬雜碎共計2萬5466批,檢出萊克多巴胺計1批,並無超標,即澳洲進口的豬其他可食部位檢出0.001PPM;但檢出2493批牛肉含有萊克多巴胺,6批超標不合格,均已依規定退運銷毀。
姜至剛表示,邊境檢驗放行的產品,都在科學分析下可接受風險。另外,政府也會持續執行食品後市場監測計畫;他強調,食品管理措施均以維護食安優先為前提,檢驗流程及安全規範皆有所依據。
「食安優先,這是我到任食藥署的使命,希望為國人建構安心的環境。」姜至剛說,食藥署對食品所採取的管理措施,都是透過科學分析原則,基於國人膳食風險評估及特殊飲食習慣,並參考國際標準而訂定。並透過中央地方合作,依據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的相關規定,落實邊境查驗與市場稽查。
關於這次的萊豬事件,姜至剛表示,110年1月1日至114年4月30日,邊境報驗豬肉及豬雜碎共計2萬5466批,檢出萊克多巴胺計1批,其中檢出萊克多巴胺超標不合格為0批。另外,於後市場對進口及國產之豬肉產品共抽驗1萬8501件檢驗乙型受體素(含萊克多巴胺),結果皆合格。
110年至114年4月間,於後市場對進口及國產之牛肉產品共抽驗6141件檢驗乙型受體素(含萊克多巴胺),僅於110年有1件「美國冷藏牛腱」檢出0.02PPM萊克多巴胺不合格,已依法處辦,其餘皆合格。於後市場對進口及國產之豬肉產品共抽驗1萬8501件檢驗乙型受體素(含萊克多巴胺),結果皆合格。
姜至剛強調,牛豬肉產品均一體適用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所有合格放行案件,都在科學分析下可接受風險。他說,食品安全風險分析著重科學化,全體國人關心,把萊克多巴胺的劑量、暴露值、危險性皆量化,將風險評估發展成為可降低公眾健康危害的管理,所訂定合理的規範也接軌國際標準。
首批被驗出萊克多巴胺的澳洲冷凍豬腳進口業者「品田國際農畜股份有限公司」,已發表聲明致歉,會再針對該批產品進行複驗,若查驗屬實會將肉品銷毀。姜至剛表示,即使進口肉品沒有超標,但廠商致上歉意,這是業主自主的要求;食藥署不會硬性規定公布含有萊劑的廠商,但不合格的一定會公布。
姜至剛表示,未來邊境查驗仍將維持2至10%的一般抽批比率,且根據食安法規定,不會針對合法產品要求標示或公布流向。他說,邊境查驗的人工智慧導入精準抽驗,絕不是亂槍打鳥,以期達到矯正的效果,食藥署努力多年一直在進行這機制,不合格的廠商一定會繼續關注並查驗。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