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社論/不知反省的賴清德,根本未將心思放在國政
大罷免慘敗收場,賴清德不辭黨主席負責,反下令黨公職繼續支持公民團體的八二三罷免案,表示不罷休的立場。就在此時,傳來台灣將被美國課徵廿%關稅的消息,高於日、韓等競爭國家,但細節則仍無所悉。賴總統昨天舉行記者會,聲稱廿%關稅只是「暫時性」的,雙方還會繼續談判。但攸關國家命脈的關稅談得如此隱晦,連要付出幾兆投資的代價、百工百業要如何因應都諱莫如深,賴清德的國家治理真是本末倒置到了極點。
從大罷免的落空,到對美關稅談判的挫敗,兩者皆顯示了賴清德的硬拗性格所投射的命定結局。大罷免,是他想要違逆民意的少數授權,以為可以挾罷團的狂熱,一舉推翻六成民意;結果,卻再度被民意結實打臉,在罷免的巧門撞牆翻車。根據最新民調,他的支持度最近重跌十趴,只剩下卅四%。換言之,大罷免不成,他的「四成總統」如今更貶為「三成總統」,正當性已來到了下限。
對美關稅談判,更暴露了他的誤判與托大。經貿議題與對外談判,都非賴清德的長項;卻不見他徵詢經貿專家或談判高手的意見,只和行政院一路閉門祕密談判,僅有「文化部長」歷練的副閣揆鄭麗君則變成了談判主將。「外行領導內行」,正是賴清德的風格;他相信的是「權力」,而不是「專業」或「能力」。談判期間,也傳出美方取消他「過境紐約」的待遇;外界傳出,大罷免失敗重挫他的聲望,連帶影響他過境紐約的要求。甚至可以說,大罷免失利,使賴清德的外交戰略籌碼貶值,更連帶損及我關稅戰利益。
大罷免和關稅談判的相繼失利,都暴露賴清德的不務實,已到了近乎虛妄的地步。去年五月剛就任的賴總統,如果誠勤懇切施政,或許可以贏回更多民意的支持。誰料,他未上任即密議大罷免,以一連串的覆議、釋憲硬槓國會;最後賠上的,是一事無成的行政。關稅談判也一樣,賴政府不竭盡所能為台灣經濟和產業爭取最大空間,卻在此時操作出訪和過境美國;這不僅是誤判,更是輕重錯置。國政空轉的結果,顯無法實現他的出訪風光;國家利益受損,也填塞不了他的出訪渴望。
賴清德的傲慢執拗,其實在外界的意料之中;但他的政治誤判與施政輕重錯置,卻遠超乎人們的想像。過去一年多的國政空轉,人民面對無盡的對峙殺伐,誰能有一絲幸福的感受?更糟的是,「百工百業」被當成動員口號拿出來挺罷免,但真正的各行各業卻深陷「關稅黑箱」的痛苦中,比起在水災中受到總統冷血對待的災民,又好上幾分?然而,即使民意透過大罷免給了賴清德一記當頭棒喝,他還是沒有認錯或調整作為的打算,以為仍能在八二三扳回一城。若還有人期待他能從挫敗中反省,恐怕是緣木求魚。
十年前,賴清德曾因議長李全教涉賄,寫下兩百多天不進台南市議會備詢的黑紀錄;後因遭到監察院彈劾,他才重返議會。人們不難看出他無限上綱的「耍賴邏輯」:因為對李全教一人不滿,可擴大為對議會的杯葛,進而以一人癱瘓整個民主制衡的設計。這就是獨步全球的「清德式傲慢」,他自視「超乎體制」,所以杯葛議會有理、杯葛國會有理、發動大罷免有理。其種種反民主行徑,如果一再受到縱容,賴清德怎可能學會反省與認錯?
面對八二三罷免案,選民必須再給他一次痛擊,屆時賴清德或許會想起道歉二字。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