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陸半導體業!竊取華為晶片機密「14人判刑」 總罰金達5670萬元

一場歷時近四年,震動中國半導體產業的智財權竊密案終於落錘。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對尊湃公司侵犯華為商業秘密案件(以下簡稱尊湃案)作出一審判決,前華為海思員工共14人被判處有期徒刑,總計罰金人民幣1,350萬元(約新台幣5,670萬元),其中首犯被判處有期徒刑六年,同時被禁止五年內從事晶片相關行業。
科技日報報導,尊湃案在半導體行業內被視為最惡劣技術竊取案之一。根據上海市公安局在2023年底的通報,上海警方成功偵破一起侵犯晶片技術商業秘密案,原權利公司高管張某、劉某等人在離職後設立某科技公司,以支付高薪、股權利誘等方式,誘導多名原權利公司研發人員跳槽至其公司,並指使這些人員在離職前通過摘抄、截屏等方式非法獲取權利公司晶片技術資訊,抄襲並運用於張某公司設計的同類型晶片上。
涉事公司正是尊湃通訊科技(南京)有限公司,被侵犯的權利公司則是華為海思半導體。
工信部電子第五研究所的司法鑒定結果證實:尊湃的侵權晶片技術中,有多達40個核心技術點與華為擁有商業秘密權利的密點,存在90%以上的同一性,構成實質性相同。相關鑒定也成為定案鐵證。
中國互聯網協會研究中心副主任吳沈括表示,該案具有幾重標誌性意義:聚焦半導體晶片這一戰略性領域,將技術保護與國家科技安全相銜接;「40個技術點90%以上同一性」的實質性相似判定標準,為高科技領域商業秘密認定提供範例;通過對「團隊式竊密+產業化運用」行為的嚴懲,回應了科技行業「挖人即竊密」的頑疾,具有司法威懾與行業指引的雙重價值。
尊湃通訊科技(南京)有限公司成立於2021年3月,聚焦Wi-Fi晶片,主要是Wi-Fi 6晶片的開發。其成立2個月後,就完成近人民幣1億元的天使輪融資,一年多之後,又完成人民幣數億元的Pre-A輪融資,備受資本追捧。
北京德恒(深圳)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崔軍指出,該案暴露了技術來源和人才流動方面的合規黑洞,投資者應對創業團隊的技術來源做好前置篩查,將智財權的合規性納入盡調核心,避免為侵權行為提供資金支持。
崔軍強調,華為的保密措施完備,但不法分子仍採取組團式挖角、內外勾結、螞蟻搬家等方式竊密,說明以往對侵犯商業秘密的情形打擊力度還是太低,以致有人鋌而走險,不能局限在個案嚴懲中,而是要對智財權保護的生態進行一個重構,技術競爭必須堅守底線思維,就是不能剽竊他人的智財權。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