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房市到底有無起色?房仲業者:民眾信心未恢復 以價換量仍明顯

低迷許久的大陸房市是否如大陸官方所言止跌回穩,一線城市如上海整體狀況如何持續為外界所關心。上海信義房屋區域總監魏逢佑13日在海基會講座上指出,他觀察到,買方其實還存在,只是民眾信心仍未恢復,對於買房仍在觀望中,大家不敢進場,現在進場都小戶型,中產階級則仍保持審慎態度。
魏逢佑表示,上海十年周平均成交約5,000套,而2023年9月之前交易量普遍低於平均線,不過去年大陸十一長假之後大量增加,主因在於大陸官方取消了豪宅增值稅,導致價差消失。因此銷量增加,並非市場有起色,而是因為政府「讓利」,業主在稅務減免下,所以降價。「以價換量」趨勢仍明顯。
大陸財政部在去年11月13日發布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有關稅收政策公告,取消了豪宅稅,隨後一線城市北京、上海與深圳陸續跟進。
魏逢佑稱,上海7月小戶型、低總價(50-70平方公尺,總價人民幣300萬左右)銷量佔比52%,這意味是大量外地居民(年輕人)到上海購房,不像以往一進場就人民幣1,000至2,000萬的大戶,所以結構性發生轉變。但他也提及,今年第1季,有些境外高資產客戶開始進場大陸房地產(額度在人民幣2,000萬至4,000萬間),這也是一個現象。
對於大陸目前房地產政策邏輯,魏逢佑提醒可以注意三個重點:
一是保障性住房,這類似台灣社會住宅。大陸面臨城市人員流失,爭取人口紅利,需要透過政策讓年輕人進入,一線城市如深圳通過購買鄰近地鐵、內環等優質條件保障性住房,吸引年輕人。如果近期投資置產可能得考慮能否抵擋過保障性住房的優勢;
二是大陸住建部推出建設「好房子」政策,這釋出的訊號是,大陸幾波救市效果不盡人意,且救市可能也並非中央政府核心訴求,所以通過建造好房子這種新發展模式進行操作。在前述新情勢下,未來老公寓要再增值難度較高,而是讓有能力的人繼續消費,讓有錢人繼續買房子,創造很多商機,同時供應商進行大改革;
三是要注意低空經濟發展。他提及深圳未來有低空經濟,從珠海到深圳搭無人機只要20分鐘,交通時程縮短,勢必改革房地產格局。現在有些開發商已經在為無人機預留空間,一旦無人機趨勢成立,未來內環等傳統置產考量可能就不是優勢。
魏逢佑表示,當大陸政策對購買加以限制,代表需求暢旺,放開限購代表需求不足。比如廣州住房政策上不只解除限購,還送戶口,以吸引外地人,代表接盤動能不足。也因此,這是些政策訊號都是投資置產者必須納入是否進場考量的因素。
上海中原地產數據近期顯示,7月上海二手房成交1.69萬套,較上期減少8.67%,年減7.01%;但7月二手房價格指數較上期下跌1.82%,已經連續下跌3個月。目前上海全市二手房掛牌總量偏高,也帶來價格的進一步競爭。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