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關稅戰暫時休兵! 陸「新三樣」鋰電池業鬆口氣

中美12日發布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聲明稱美國對陸關稅將普遍下調,鋰電行業對美出口或迎來轉機。依據此聲明計算,當前美國對陸車用鋰電池關稅下調至58.4%,非車用鋰電池關稅下降至約41%。財新引述鋰電業內人士說法稱,比預期低,對行業而言是重大利好。
中美聯合聲明12日發布後,大陸各媒體與機構都在進行「數學題」,測算到底美方對中方減少多少關稅,而且不同產業別得區分計算,比如鋰電池一直以來被美持續加徵關稅,各產品稅率不一。
陸機構華泰證券根據不同鋰電產品測算:動力電池關稅下調後為58.4%、儲能電池/系統下調後為40.9%、鋰電材料為56%-60.8%、逆變器為57.5%。
此前美國發起關稅戰,大陸出海「新三樣」(太陽能、鋰電池與電動車)中,鋰電池為受創最深產業。因為太陽能現在直接從大陸本土出口到美國佔比很低,陸企主要通過東南亞或美國本土產線進行銷售;大陸電動車出口美國數量規模本身就小,去年第1季,大陸電動車對美國出口僅為2,051輛。
據了解,美國鋰電池產品本身有3.4%的基礎關稅,2024年8月美國對中國車用鋰電池加徵25%額外關稅,如按白宮4月10日宣佈對華145%關稅計算,在聯合聲明公告之前,針對中國車用鋰電池的累計進口關稅高達173.4%、非車用鋰電池關稅約156%。
據大陸海關數據統計,2024年大陸鋰離子電池出口第一大市場仍為美國,出口金額為153.15億美元,年增13%,佔大陸鋰離子電池出口額的25%,佔比較2023年提高4.2個百分點。
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數據顯示,2025年1至2月大陸鋰電池出口美國金額為20.28億美元,年增6.2%,佔大陸鋰電池出口總額的22.5%。對於鋰電產業,對等關稅全面下調後,或將迎來新一波出口浪潮。
面對關稅衝擊,德勤中國理事會成員、企業技術與績效事業群總裁周令坤通過中國經營報分析,中國鋰電池可尋求對等關稅風暴下的海外關稅相對窪地,建立海外產業鏈,比如關稅較低的馬來西亞等,但中長期看,美國仍強調原產地原則,因此未來仍將推動儲能電池在美國的本土化生產。此前鋰電企業國軒高科已在美布局產能。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